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4
页 |
ABSTRACT | 第4-7
页 |
前言 | 第7-9
页 |
1 什么是私人语言 | 第9-14
页 |
· 维特根斯坦哲学中的私人语言问题 | 第9-10
页 |
· 私人语言观的历史渊源 | 第10-11
页 |
· 私人语言的内涵 | 第11-14
页 |
2 心灵视域之一:维特根斯坦关于感觉私人性错误观念的批驳 | 第14-24
页 |
· 维特根斯坦关于感觉私人性错误观念批驳之概念分析 | 第15-18
页 |
· 维特根斯坦关于感觉私人性错误观念批驳之推理分析 | 第18-24
页 |
· “我知道我疼”不是一种肯定性陈述 | 第19-20
页 |
· “感受到”、“知道”等感觉动词的“感知涵义”的误用 | 第20-21
页 |
· “所有权所有格”鉴定不妥 | 第21-24
页 |
· 维特根斯坦关于感觉私人性错误观念批驳之小结 | 第24
页 |
3 心灵视域之二:感觉语言是人内在感觉经验的一种文明表达 | 第24-37
页 |
· 感觉经验 | 第25-34
页 |
· 对唯我论的批判 | 第25-26
页 |
· 内在心灵不可丢 | 第26-28
页 |
· 维特根斯坦对于人内在感觉经验的看法 | 第28-34
页 |
· 感觉语言 | 第34-37
页 |
· 指称或表达自我实体的语言并不存在 | 第34
页 |
· 感觉词汇是人内在感觉经验的新的表达 | 第34-36
页 |
· 作为文明表达人内在感觉经验的感觉词汇的可理解性 | 第36-37
页 |
4 结语 | 第37-42
页 |
· 传统实指定义的批判模式及其给维特根斯坦带来的相关责难 | 第37-40
页 |
· 从心灵视域看维特根斯坦私人语言论证的意义 | 第40-42
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
页 |
附录 | 第44-45
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