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中文摘要 | 第1-9
页 |
ABSTRACT | 第9-12
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3
页 |
1 核糖体蛋白L11 | 第12-16
页 |
· 核糖体蛋白L11的结构 | 第12-13
页 |
· 核糖体蛋白L11的功能 | 第13-15
页 |
· 真核生物中有关L11的研究 | 第15-16
页 |
2 第一类肽链释放因子 | 第16-18
页 |
· 第一类肽链释放因子的结构 | 第16
页 |
· 第一类肽链释放因子的功能 | 第16-18
页 |
3 实验材料 | 第18-21
页 |
· 八肋游仆虫 | 第18-19
页 |
· 纤毛虫遗传密码子的变异 | 第19
页 |
· 纤毛虫作为分子生物学实验动物的优势及意义 | 第19-21
页 |
4 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第21-23
页 |
第二章 八肋游仆虫核糖体蛋白L11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第23-37
页 |
1 材料 | 第23-25
页 |
· 菌株与质粒 | 第23
页 |
· 主要的工具酶及生化试剂 | 第23
页 |
· 寡聚核苷酸 | 第23-24
页 |
· 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24
页 |
· 主要实验仪器 | 第24-25
页 |
2 方法 | 第25-31
页 |
· 细胞的培养 | 第25
页 |
· 大核DNA的提取 | 第25
页 |
· L11基因的扩增 | 第25-31
页 |
3 结果 | 第31-36
页 |
· 保守片段的扩增 | 第31-32
页 |
· 5′端编码序列的扩增 | 第32-33
页 |
· 3′端编码序列的扩增 | 第33-35
页 |
· 测序结果 | 第35-36
页 |
4 序列分析 | 第36-37
页 |
第三章 八肋游仆虫核糖体蛋白L11的表达、纯化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 第37-56
页 |
1 材料 | 第37-40
页 |
· 菌株与质粒 | 第37
页 |
· 主要的工具酶及试剂 | 第37-38
页 |
· 寡聚核苷酸 | 第38
页 |
· 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38-39
页 |
· 主要实验仪器 | 第39-40
页 |
2 方法 | 第40-47
页 |
· 重组表达质粒pGEX-6p-1-L11的构建 | 第40-42
页 |
· 含重组表达质粒pGEX-6p-1-L11工程菌的诱导表达 | 第42-44
页 |
· 融合蛋白GST-L11的纯化 | 第44-45
页 |
· 抗原的制备 | 第45
页 |
· 大鼠免疫 | 第45-46
页 |
· ELISA检测抗体的效价 | 第46
页 |
· 八肋游仆虫蛋白提取物的免疫印迹 | 第46-47
页 |
3 结果 | 第47-55
页 |
· 重组表达质粒pGEX-6p-1-L11的筛选和酶切鉴定 | 第47-48
页 |
· 重组表达质粒pGEX-6p-1-L11在E.coli BL21(DE3)中的表达 | 第48-52
页 |
· Western blot分析 | 第52-53
页 |
· 融合蛋白GST-L11的纯化 | 第53
页 |
· 抗原的制备 | 第53-54
页 |
· 抗体的滴度测定 | 第54
页 |
· 抗体的特异性检测 | 第54-55
页 |
4 讨论 | 第55-56
页 |
第四章 八肋游仆虫核糖体蛋白L11与第一类肽链释放因子eRF1a的体外相互用 | 第56-61
页 |
1 材料 | 第56-57
页 |
· 菌株与质粒 | 第56
页 |
· 主要的酶及生化试剂 | 第56
页 |
· 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56-57
页 |
2 方法 | 第57-58
页 |
· 融合蛋白GST-L11的表达 | 第57
页 |
· 融合蛋白His-eRF1a的表达 | 第57
页 |
· 八肋游仆虫L11与eRF1a的体外相互作用的Pull down分析 | 第57-58
页 |
3 结果 | 第58-59
页 |
· 以GS4B亲和层析柱进行的Pull down分析 | 第58
页 |
· 以Ni~(2+)-NTA亲和层析柱进行的Pull down分析 | 第58-59
页 |
4 讨论 | 第59-61
页 |
小结与展望 | 第61-63
页 |
参考文献 | 第63-70
页 |
略语表 | 第70-71
页 |
附录 | 第71-73
页 |
致谢 | 第73-74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