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山西教育“模范省”由来探析 |
论文目录 | |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绪论 | 第9-15页 | 1、论文选题的确立 | 第9页 | 2、学术研究的回顾 | 第9-12页 | 3、研究主要内容 | 第12-13页 | 4、研究难点及创新 | 第13-15页 | 第一章 民国山西教育发展的背景 | 第15-19页 | · 表里河山 | 第15-16页 | · 保境安民 | 第16-18页 | · 传统因素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民国山西教育的成果 | 第19-29页 | · 各级学校数量 | 第19-23页 | · 各级学校学生数量 | 第23-28页 | · 特色的民众教育 | 第28-29页 | 第三章 民国山西成为教育"模范省"所采取的措施 | 第29-47页 | · 阎锡山的教育行为 | 第29-31页 | · 政局政策的连贯性 | 第31-33页 | · 教育经费的保障 | 第33-35页 | · 师资队伍的培育 | 第35-39页 | · 村政建设的配合 | 第39-41页 | · 教育宣传的大力开展 | 第41-47页 | 第四章 民国山西教育对现在的启示 | 第47-53页 | · 优先发展教育,改善教育环境 | 第47-48页 | · 重视教育公平,加大教育普及 | 第48-50页 | · 培养人才,留住人才 | 第50-53页 | 结语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63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63-67
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