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网

建国后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回溯及路径探析

硕士博士毕业论文站内搜索    
分类:教育论文网→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论文道德教育论文
建国后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回溯及路径探析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第11-13 页
ABSTRACT第13-16 页
导论第16-23 页
  一、研究价值第16-18 页
    (一) 理论价值第16-17 页
    (二) 实践意义第17-18 页
  二、研究现状第18-22 页
    (一) 学界对建国后道德建设阶段性特征的研究第19-20 页
    (二) 学界对道德建设创新路径的研究第20-22 页
  三、存在的问题第22 页
  四、研究方法第22-23 页
第一章 对建国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回溯第23-43 页
  一、1949年—1976年建设与主流意识形态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第23-26 页
    (一) 以主流意识形态统领全国,破除陈旧的道德躯壳第23-24 页
    (二) 以整党整风纯洁组织队伍,引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第24 页
    (三) 以道德楷模的辐射效应感染群众,传承优良的道德传统第24-25 页
    (四) 以政治方式端正知识分子思想,造成"二位一体"格局第25-26 页
  二、1977年—1991年建设与物质文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第26-29 页
    (一) 以"两个文明"相统一为基础,初步构建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第26 页
    (二) 以整顿党风为着力点,加强党员道德建设第26-27 页
    (三) 以"五四三"运动为载体,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第27-28 页
    (四) 以德育失误为鉴,警示青年教育的重要地位第28-29 页
  三、1992年—2001年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第29-34 页
    (一) 以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为核心,为精神文明建设做好支撑第29-30 页
    (二) 以"以德治国"为依凭,促进"德""法"并举第30-31 页
    (三) 以拓展公民道德建设为切入点,大力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第31-32 页
    (四) 以"三讲"教育为重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第32-34 页
  四、2002年至今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第34-38 页
    (一) 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新标尺,深化公民道德建设第34-35 页
    (二) 以化解青年道德危机切入,强化道德教育力度第35-36 页
    (三) 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重点,加强新时期党建工作第36-37 页
    (四) 以灾难和危机为契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第37-38 页
  五、建国后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启示第38-43 页
    (一)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应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第38-39 页
    (二)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应肯定物质的基础地位第39 页
    (三)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应坚持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结合的方针第39-40 页
    (四)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针第40-41 页
    (五)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应合理发挥道德模范的示范作用第41 页
    (六)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应遵循时代发展的客观规律第41-43 页
第二章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困境表现及其探源第43-50 页
  一、困境表现第43-46 页
    (一) 社会成员伦理精神的贬抑与道德信仰的迷惘第43-44 页
    (二) 主流道德导向与大众道德取向的失衡第44-45 页
    (三) 主体意识强化与群体意识弱化的矛盾第45-46 页
  二、困境探源第46-50 页
    (一) 全球化后西方强势文化的渗透第46-47 页
    (二) 改革开放后社会结构的变革第47-48 页
    (三) 对传统价值观"只破未立"的"断层"第48 页
    (四) 道德教育的扭曲第48-50 页
第三章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路径探析第50-62 页
  一、把握当前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价值模式——"道德功利主义"的社会主义义利观第50-53 页
    (一) 功利主义与道义主义阐析第50-51 页
    (二) "道德功利主义"释意第51-52 页
    (三) "道德功利主义"的社会主义义利观是时代的呼唤第52-53 页
  二、完善道德建设的保障系统第53-57 页
    (一) 重视社会制度的完善化和有效化第53-54 页
    (二) 完善法制保障第54-55 页
    (三) 建立道德回馈机制第55-56 页
    (四) 优化道德评价体系第56-57 页
  三、辩证权衡传统文化成果和外来文明第57-59 页
    (一)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应与中国传统文化相承接第57 页
    (二)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应与西方优秀文化相融通第57-59 页
  四、加强学校德育的人性化向度,以防"受而不化"第59-62 页
    (一) 坚持"以学生为本",创新德育理念,健全德育体系第59-60 页
    (二) 积极探寻思想道德教育新途径,防止"受而不化"第60 页
    (三) 加强德育的人性化向度,建立健全咨询服务体系第60-62 页
结束语第62-63 页
参考文献第63-69 页
致谢第69-71 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71-72 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72 页

本篇论文共72页,点击这进入下载页面
 
更多论文
建国后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回溯
百合(Lilium)植株水浸液及根系分
试构建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评估体系
当代中国道德困境及其出路--以“范
蝴蝶兰组培外植体褐化影响因素的研
基于期权定价理论的股票首次公开发
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绩效管理研究
中国野生葡萄芪合酶基因转化无核葡
个人寿险代理制度研究
商议民主视野下的公共决策机制研究
黄瓜和番茄果实套袋微生态及生理效
实物期权方法在风险投资项目评估中
我国行政问责制建设研究
正义新论
大蒜(Allium sativum L.)鳞茎粗提
我国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
中美地方政府门户网站的比较研究--
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安全保卫
论股票价值评价
反季节栽培大蒜品种筛选及其发育调
中国中部地区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研究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地方政权行政制度
地区性饭店集团网络化经营研究
盐逆境下番茄幼苗转化酶和生理适应
论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的贡
我国公务员福利制度改革研究
饭店员工培训迁移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加工番茄PG基因片段克隆及植物表达
论江泽民的权力观
我国信访制度的困境及出路
山东省沿海地区旅游业分工研究
外源钙盐和钠盐对加工番茄果实硬度
媒体的道德箴言--新闻伦理文化诠释
我国公务员培训模式研究
京派文学意象研究
金棚一号番茄杂种种子纯度检测的SC
我国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问题及对策研
商业之魂--当代中国商业伦理精神及
论章士钊的逻辑文
辣椒主要数量性状遗传分析
农村生态伦理建设研究--从中国农村
我国公务员职业倦怠状况研究--以东
历史与情感的变奏——沈从文小说文
辣椒(Capsicum annuum L.)雄性不
优雅的生--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伦理
我国公务员培训评估问题与对策研究
论鲁迅文本中的表现主义绘画感--“
薄膜包装冷藏对冬枣采后生理及贮藏
蒋维乔思想研究
济南市行政监察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文人群体的转型与文学生产过程的现
猕猴桃“果锈”去除方法及其对耐贮
洋务派企业管理思想研究
青州市基层政府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
青岛市旅游产业组织优化的初步研究
江泽民环境保护思想研究
冷激处理对油桃冷藏保鲜及其生理生
乡镇政权建设研究
节庆旅游理论及青岛市节庆旅游发展
冲突与融合--关于全球化的文化解读
濒危植物长柄扁桃(Amygdalus pedu
中国社会保障适度水平的测度研究
萧红创作的生命哲学阐释
侦查程序中的人权保护与伦理反思
我国地市级城市政府门户网站建设与
居住区交往空间设计研究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与村民自治的关
鲁迅前期文学语言论析
我国行政问责制研究
Mn-SOD基因转化仙客来(Cyclamen p
江泽民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
济南市志愿者管理机制的现状与发展
论《申报·自由谈》对现代散文的贡
 
道德建设论文 道德失范论文 回溯 困境 路径
版权申明:目录由用户xiexiex**提供,www.51papers.com仅收录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这篇论文目录请点击这里
|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站内搜索引擎||站点地图||在线购卡|
版权所有 教育论文网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