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6
页 |
ABSTRACT | 第6-10
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0-19
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1
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
页 |
· 研究目的 | 第11
页 |
· 研究意义 | 第11
页 |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6
页 |
· 国外理论研究综述 | 第11-14
页 |
· 国内理论研究综述 | 第14-15
页 |
· 述评 | 第15-16
页 |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6-17
页 |
· 研究思路 | 第16-17
页 |
· 研究方法 | 第17
页 |
·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7-19
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9-21
页 |
· 信用的含义 | 第19
页 |
· 网络组织及群体传播网络的相关理论 | 第19-20
页 |
· 网络的定义及信用网络组织 | 第19-20
页 |
· 群体传播网络的定义 | 第20
页 |
·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简介 | 第20
页 |
· 农户信用风险分散及信用重建 | 第20-21
页 |
第三章 洛川果农资金借贷现状及陷入融资困境的原因分析 | 第21-24
页 |
· 洛川果农资金借贷现状 | 第21-22
页 |
· 农户资金需求旺盛 | 第21
页 |
· 融资的主要阻碍是缺乏合格抵押物 | 第21
页 |
· 民间借贷活动频繁 | 第21-22
页 |
· 农村金融环境不容乐观 | 第22
页 |
· 农户陷入融资困境的原因分析 | 第22-24
页 |
· 农业产业弱质性导致的融资困境 | 第22
页 |
· 缺乏符合条件的抵押物和担保主体 | 第22-23
页 |
· 正规金融机构供给不足 | 第23
页 |
· 政府过度管制导致金融机构效率低下 | 第23-24
页 |
第四章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作为融资载体的可行性分析 | 第24-26
页 |
· 在洛川苹果产区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可行性 | 第24-25
页 |
· 洛川地区具有的产业基础优势 | 第24
页 |
· 洛川苹果产区的地缘及业缘优势 | 第24
页 |
· 该地区农户的合作意愿 | 第24-25
页 |
· 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作为融资载体的可行性分析 | 第25-26
页 |
·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作为融资载体的法律保障 | 第25
页 |
·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作为融资载体的制度保障 | 第25
页 |
·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作为融资载体的经济基础 | 第25-26
页 |
第五章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模式下农户对外融资信用的提升 | 第26-37
页 |
·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模式下建立联保贷款机制的优势分析 | 第26-29
页 |
· 传统联保贷款机制 | 第26-27
页 |
·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模式下建立联保贷款机制的优势分析 | 第27-29
页 |
·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模式下联保贷款机制对还款率的影响 | 第29-35
页 |
· 传统联保贷款机制还款率的结论 | 第29
页 |
·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模式下联保贷款机制对还款率的影响 | 第29-35
页 |
· 小结 | 第35-37
页 |
第六章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模式下农户对内融资信用的提升 | 第37-46
页 |
· 日本农协融资模式的启示 | 第37-38
页 |
· 日本农协的产生背景和组织结构 | 第37
页 |
· 日本农协融资模式对我们的启示 | 第37-38
页 |
· 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模式下发展农户合作金融的可行性分析 | 第38-45
页 |
· 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模式下发展农户合作金融的优势分析 | 第38-40
页 |
·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模式下发展农户合作金融的可行性分析 | 第40-45
页 |
· 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模式下发展农户合作金融的积极作用 | 第45-46
页 |
· 有效缓解农户资金借贷难题 | 第45
页 |
· 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 | 第45
页 |
· 有助于提升农民整体信用水平 | 第45
页 |
· 有利于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 | 第45-46
页 |
第七章 结束语 | 第46-47
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2
页 |
致谢 | 第52-53
页 |
作者简介 | 第53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