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秦皇岛绿色发展综述 | 第9-26页 |
· 秦皇岛概况、发展历程 | 第10-12页 |
· 概况 | 第10页 |
· 发展历程 | 第10-12页 |
· 秦皇岛市自然生态环境 | 第12-18页 |
· 自然生态环境的组成与结构 | 第12-14页 |
· 生态环境的特点 | 第14-15页 |
· 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 第15-18页 |
· 秦皇岛经济的现状与特征 | 第18-23页 |
· 秦皇岛经济的现状 | 第18-22页 |
· 秦皇岛经济的特征和问题 | 第22-23页 |
· 秦皇岛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23-26页 |
· 发展较快,但发展基础不扎实 | 第23-24页 |
· 科技作用发挥不足 | 第24页 |
· 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不协调 | 第24-26页 |
第二章 秦皇岛绿色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 第26-32页 |
· 秦皇岛市实施绿色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 | 第26页 |
· 秦皇岛市实施绿色发展的战略目标 | 第26-32页 |
· 秦皇岛市实施绿色发展战略的总目标 | 第26-27页 |
· 秦皇岛市实施绿色发展战略的分阶段目标 | 第27-32页 |
第三章 秦皇岛实施绿色发展目标的优弱势分析 | 第32-40页 |
· 秦皇岛市实施绿色发展的主要有利因素 | 第32-36页 |
· 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增长,人均GDP 突破万元,综合实力不断加强,为有效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实施绿色发展奠定了较好的经济、物质和技术基础 | 第32-33页 |
· 丰富的陆海资源和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为秦皇岛市的绿色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 | 第33-34页 |
· 环境保护成效显著,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质量明显好转,近海海域水环境污染得到初步控制,城市生态建设步伐加快 | 第34-35页 |
· 全方位对外开放初具规模,市场经济机制基本形成,各种融资渠道畅通,为解决生态环境建设资金短缺问题提供了根本保证 | 第35页 |
· 国际国内保护生态环境、实施绿色发展的形势发展迅猛,世界范围内的绿色生产、绿色消费以及绿色文化发展很快,公众环境意识不断提高 | 第35页 |
· 国家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为秦皇岛市步入绿色发展轨道,全面提升生活质量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契机 | 第35-36页 |
· 秦皇岛市实施绿色发展的主要瓶颈因子 | 第36-40页 |
· 城市化水平低,生态保护与农村经济发展矛盾突出 | 第36页 |
· 科技教育事业不发达,人口素质不高,人才竞争力不强 | 第36页 |
· 总体生态水平脆弱,生态功能急需恢复和加强 | 第36-37页 |
· 能源结构短期内难以改变,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 第37-40页 |
第四章 促进秦皇岛绿色发展的建议 | 第40-62页 |
· 促进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40-41页 |
· 正确定位,协调发展 | 第40页 |
· 发挥优势,加快发展 | 第40页 |
· 加快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 | 第40页 |
· 重视文化事业发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 第40-41页 |
· 加强城市品牌建设及营销 | 第41页 |
· 强化城市管理与企业管理 | 第41页 |
· 秦皇岛农业持续发展战略建议 | 第41-47页 |
· 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和优化农业生产结构 | 第41-43页 |
· 加快秦皇岛市生态农业建设 | 第43-44页 |
· 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标准化建设 | 第44-45页 |
· 增加农业投入 | 第45页 |
· 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农村人口问题 | 第45-46页 |
· 合理利用与保护农业资源 | 第46-47页 |
· 技术创新 | 第47页 |
· 工业绿色发展战略建议 | 第47-50页 |
· 发展提升传统优势产业 | 第47-48页 |
· 大力发展具有资源优势的产业 | 第48-49页 |
· 鼓励兴办劳动密集型产业 | 第49页 |
· 创办新能源工业 | 第49页 |
· 引导高科技产业 | 第49-50页 |
· 稳定城市基础工业 | 第50页 |
· 旅游业绿色发展对策与建议 | 第50-60页 |
· 适应市场、发挥优势、积极发展休闲度假旅游 | 第50-56页 |
· 按照生态功能分区,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进行分类指导 | 第56-59页 |
· 广开渠道,健全投资机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文物保护 | 第59-60页 |
· 结束语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页 |
作者简介 | 第64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