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绪论 | 第7-13页 |
· 写作缘起 | 第7-8页 |
· 文献综述 | 第8-11页 |
· 研究范围 | 第11-13页 |
2. "横向拓展教学理念"概述 | 第13-17页 |
· "横向拓展教学"的界定 | 第13页 |
· "横向拓展教学"理念下的教材编写及教学手段 | 第13-14页 |
· 综合性大学中"横向拓展教学"理念的实施 | 第14-17页 |
3. 从李斯特《浮士德》阐述音乐与诗剧的横向拓展教学 | 第17-34页 |
· 歌德与李斯特的生平及艺术成就 | 第17-19页 |
· 诗剧《浮士德》和交响曲《浮士德》概述 | 第19-22页 |
· 从《浮士德》阐述音乐与诗剧的横向联系 | 第22-34页 |
·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对李斯特创作的影响 | 第22-23页 |
· 李斯特《浮士德》对歌德《浮士德》内容的取舍与创新 | 第23-25页 |
· 李斯特从音乐艺术方面对"浮士德"题材的重新建构 | 第25-32页 |
· 对本章节内容进行横向拓展教学策略的思考 | 第32-34页 |
4 从理查施特劳斯《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阐述音乐与哲学的横向拓展教学 | 第34-49页 |
· 尼采与理查施特劳斯的生平及艺术成就 | 第34-36页 |
· 哲文《查拉》和交响诗《查拉》的概述 | 第36-39页 |
· 从理查施特劳斯《查拉》阐述音乐与哲学的横向联系 | 第39-49页 |
· 理查施特劳斯《查拉》对尼采哲学著作内容的取舍与提炼 | 第39-40页 |
· 该时期哲学思想对交响诗《查拉》的影响 | 第40-42页 |
· 理查施特劳斯从音乐艺术方面对哲学原著的重新建构 | 第42-47页 |
· 对本章节内容进行横向拓展教学策略的思考 | 第47-49页 |
5 从德彪西《牧神午后》阐述音乐与绘画的横向拓展教学 | 第49-63页 |
· 马拉美与德彪西生平及艺术成就 | 第49-51页 |
· 象征主义文学、印象派绘画及管弦乐曲《牧神午后》概述 | 第51-53页 |
· 从德彪西《牧神午后》阐述音乐与印象派绘画的横向联系 | 第53-63页 |
· 《牧神午后》中德彪西对传统作曲技法的突破 | 第53-55页 |
· 该时期印象主义文艺思潮对《牧神午后》的影响 | 第55-57页 |
· 德彪西从音乐艺术方面对印象派绘画风格的重新建构 | 第57-60页 |
· 对本章节内容进行横向拓展教学策略的思考 | 第60-63页 |
结语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68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