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10
页 |
ABSTRACT | 第10-12
页 |
1 引言 | 第12-22
页 |
· 氧化胁迫与衰老 | 第12
页 |
· 中药抗氧化的评价方法 | 第12-14
页 |
· 直接清除活性氧自由基 | 第12-13
页 |
· 增强抗氧化酶活性 | 第13
页 |
· 清除DPPH·(1,1-二苯基苦基肼自由基)法 | 第13
页 |
· TEAC 法(Trolox Equivalent Antioxidant Capacity) | 第13
页 |
· FRAP 法测定物质还原能力 | 第13-14
页 |
· 抗脂质过氧化,维持细胞膜稳定性 | 第14
页 |
· 减少DNA 损伤 | 第14
页 |
· 黄芪、甘草、白芍中药的研究概况 | 第14-18
页 |
· 黄芪的研究概况 | 第14-16
页 |
· 甘草的研究概况 | 第16-17
页 |
· 白芍的研究概况 | 第17-18
页 |
· 黄芪甘草、白芍甘草药对的研究概况 | 第18
页 |
· 中药药对的理论研究、配伍原理及配伍过程的变化 | 第18-21
页 |
· 中药药对的理论研究 | 第18-19
页 |
· 中药配伍原理 | 第19
页 |
· 中药配伍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 | 第19-21
页 |
·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1-22
页 |
·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21-22
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
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2-32
页 |
· 材料、仪器与试剂 | 第22-25
页 |
· 试验材料 | 第22-23
页 |
· 试验试剂 | 第23-24
页 |
· 试验仪器 | 第24-25
页 |
· 技术路线 | 第25
页 |
· 试验方法 | 第25-32
页 |
· 试验样品的制备 | 第25-26
页 |
· 试验细胞的基础培养 | 第26
页 |
· 提取物中总酚含量的测定 | 第26
页 |
· 提取物黄酮含量的测定 | 第26-27
页 |
· 样品抗氧化能力的测定 | 第27-28
页 |
· 样品对H_20_2 诱导的MRC-5 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 第28-29
页 |
· SOD、GSH-Px 活力和MDA 含量的测定 | 第29-31
页 |
· MTT 法测定样品对HepG_2 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 第31
页 |
· HPLC-MS 法鉴定样品的主要抗氧化成分 | 第31-32
页 |
· 统计分析 | 第32
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2-47
页 |
· 黄芪、甘草和白芍不同有机溶剂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研究结果 | 第32-36
页 |
· 各提取物总酚、黄酮含量的测定结果 | 第32-34
页 |
· 各提取物清除DPPH 自由基能力的测定结果 | 第34
页 |
· 总酚和黄酮含量与样品抗氧化活性的相关性 | 第34-35
页 |
· 黄芪甘草药对及白芍甘草药对配伍后的抗氧化能力的分析 | 第35-36
页 |
· 黄芪甘草药对不同极性萃取相抗氧化活性的研究结果 | 第36-41
页 |
· 各萃取相总酚、黄酮含量的测定结果分析 | 第36-37
页 |
· 各萃取相还原能力的测定结果分析 | 第37-39
页 |
· 各萃取相清除DPPH 自由基能力的测定结果分析 | 第39-40
页 |
· 各萃取相清除ABTS 自由基的测定结果分析 | 第40
页 |
· 总酚和黄酮物质的增量与样品抗氧化活性之间的相关性 | 第40-41
页 |
· 对H_20_2 诱导的MRC-5 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的结果 | 第41-43
页 |
· EA-AG 对H_20_2 诱导的MRC-5 细胞活力的影响 | 第41-42
页 |
· MRC-5 细胞SOD、GSH-Px 活力和MDA 含量的测定 | 第42-43
页 |
· 对HepG_2 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的初步研究 | 第43-44
页 |
· 黄芪甘草乙酸乙酯相物质基础鉴定的结果 | 第44-47
页 |
· EA-AG 的主要抗氧化物质的筛选 | 第44-45
页 |
· EA-AG 的潜在抗氧化物质的质谱鉴定 | 第45-47
页 |
4 讨论 | 第47-50
页 |
· 黄芪、甘草和白芍不同有机溶剂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研究的讨论 | 第47-48
页 |
· 黄芪甘草药对不同极性萃取相抗氧化活性研究的讨论 | 第48
页 |
· 对H20_2 诱导的MRC-5 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的讨论 | 第48-49
页 |
· 对HepG_2 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的初步讨论 | 第49-50
页 |
· 黄芪甘草乙酸乙酯相物质基础鉴定的讨论 | 第50
页 |
5 结论 | 第50-52
页 |
参考文献 | 第52-60
页 |
致谢 | 第60-61
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1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