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幼师生职业理想现状的研究 |
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缘起 | 第10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2.2 研究的现实价值 | 第10-11页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1-14页 | 1.3.1 职业理想 | 第11页 | 1.3.2 幼师生 | 第11-12页 | 1.3.3 幼师生职业理想 | 第12-14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4-22页 | 2.1 关于学生职业理想现状的研究概述 | 第14-17页 | 2.1.1 国外相关研究概述 | 第14-16页 | 2.1.2 国内相关研究概述 | 第16-17页 | 2.2 关于幼师生职业理想的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2.2.1 幼师生职业理想认知方面及其特征的研究 | 第17-18页 | 2.2.2 幼师生职业理想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18-19页 | 2.3 关于幼师学生职业理想现状的启示研究 | 第19-20页 | 2.4 文献评述 | 第20-22页 |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过程 | 第22-31页 | 3.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2页 | 3.1.1 研究内容 | 第22页 | 3.1.2 主要研究方法 | 第22页 | 3.1.3 研究思路 | 第22页 | 3.2 研究设计 | 第22-31页 | 3.2.1 问卷编辑及处理 | 第22-30页 | 3.2.2 访谈过程 | 第30-31页 |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31-46页 | 4.1 发放对象的基本情况 | 第31页 | 4.2 职业理想现状统计 | 第31-34页 | 4.2.1 对职业理想的认识不深,容易淡化 | 第32-33页 | 4.2.2 情感的偏差 | 第33页 | 4.2.3 引导效度不够 | 第33-34页 | 4.3 基本信息与职业理想的关系分析 | 第34-37页 | 4.3.1 性别组别 | 第34-35页 | 4.3.2 生源组别 | 第35页 | 4.3.3 不同年级段 | 第35-36页 | 4.3.4 家庭状况组别 | 第36-37页 | 4.4 中职学校幼师生职业理想总体状况与存在问题分析 | 第37-41页 | 4.4.1 总体状况分析 | 第37-39页 | 4.4.2 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39-41页 | 4.5 影响幼师生职业理想的因素分析 | 第41-46页 | 4.5.1 自身因素 | 第41-42页 | 4.5.2 家庭因素 | 第42-43页 | 4.5.3 学校因素 | 第43-44页 | 4.5.4 社会因素 | 第44-46页 | 第五章 研究建议 | 第46-52页 | 5.1 学生层面 | 第46-47页 | 5.1.1 引导幼师生正确认识职业形势及政策 | 第46页 | 5.1.2 提升职业需求层次 | 第46页 | 5.1.3 大力培养幼师生的教师职业情感 | 第46-47页 | 5.1.4 加强幼师生教师职业体验 | 第47页 | 5.1.5 加强幼师生职业理想教育 | 第47页 | 5.2 家庭层面 | 第47页 | 5.2.1 加强家校沟通,让家长深入了解学校 | 第47页 | 5.2.2 让家长参与学校活动 | 第47页 | 5.3 学校层面 | 第47-49页 | 5.3.1 坚持幼师生职业理想教育的原则 | 第47-48页 | 5.3.2 建立幼师生职业理想教育网络 | 第48页 | 5.3.3 充分利用重要节日和纪念日加强职业理想教育 | 第48页 | 5.3.4 创造幼师生职业理想教育的校园环境 | 第48页 | 5.3.5 建立健全进退、奖惩机制 | 第48-49页 | 5.4 社会层面 | 第49-52页 | 5.4.1 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 | 第49-50页 | 5.4.2 切实提高教师的待遇 | 第50页 | 5.4.3 确立更完善的教师制度 | 第50页 | 5.4.4 建立健全幼师生教育人力物力的投入机制 | 第50-5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反思 | 第52-54页 | 6.1 结论 | 第52页 | 6.2 创新点 | 第52页 | 6.3 反思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附录 1 《幼师生职业理想调查问卷》 | 第57-59页 | 附录 2 《幼师生职业理想访谈提纲》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