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12-21页 |
1.1 膝关节单髁置换假体演变及发展历史 | 第12-14页 |
1.1.1 LINK固定平台单髁假体的演变 | 第12-13页 |
1.1.2 牛津Oxford活动平台单髁假体的演变 | 第13-14页 |
1.2 单髁置换适应症和禁忌症 | 第14-16页 |
1.2.1 年龄及肥胖 | 第14-15页 |
1.2.2 髌骨关节改变是UKA的相对禁忌证 | 第15页 |
1.2.3 前交叉韧带损伤是UKA的相对禁忌证 | 第15-16页 |
1.3 单髁置换手术技术进展 | 第16-17页 |
1.4 活动平台和固定平台单髁置换临床疗效分析 | 第17-18页 |
1.5 UKA下肢力线的研究概况 | 第18-19页 |
1.6 并发症 | 第19-20页 |
1.7 小结 | 第20-21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1-28页 |
2.1 研究对象 | 第21-22页 |
2.1.1 病例来源 | 第21页 |
2.1.2 诊断标准 | 第21页 |
2.1.3 纳入标准 | 第21页 |
2.1.4 排除标准 | 第21-22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22-25页 |
2.2.1 回顾性研究 | 第22页 |
2.2.2 治疗方法 | 第22-25页 |
2.3 观察指标 | 第25-27页 |
2.3.1 下肢力线测量指标 | 第25-27页 |
2.3.2 其他观察指标 | 第27页 |
2.4 数据库的建立及统计分析 | 第27-28页 |
第三章 结果 | 第28-33页 |
3.1 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 第28页 |
3.2 两组患者KSS评分与HSS评分比较 | 第28-29页 |
3.3 两组患者VAS评分情况 | 第29页 |
3.4 两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比较 | 第29页 |
3.5 固定平台组和活动平台组各组手术前后对比 | 第29-30页 |
3.6 下肢力线情况 | 第30-31页 |
3.6.1 两组患者髋膝踝角(HKA)与胫股角(FTA)情况 | 第30页 |
3.6.2 两组患者后倾角、膝关节关节面夹角及关节面高度变化情况 | 第30-31页 |
3.6.3 两组患者术后下肢机械轴Kennedy区域分布情况 | 第31页 |
3.7 膝关节内侧间室关节面抬高值与股胫角改变值相关性 | 第31-32页 |
3.8 膝关节内侧间室关节面抬高值与术后HSS评分相关性 | 第32-33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33-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8页 |
附录 | 第48-52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附件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