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中文摘要 | 第1-6
页 |
英文摘要 | 第6-11
页 |
1 绪论 | 第11-13
页 |
· 传统抗震设计领域的一些新进展 | 第11-12
页 |
· 研究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3
页 |
2 单自由度体系的R-μ-T 关系研究 | 第13-21
页 |
· 传统抗震设计原理与R-μ关系研究 | 第13-14
页 |
· 单自由度体系R-μ-T 关系研究成果评述 | 第14-19
页 |
· 单自由度体系R-μ-T 关系研究成果的重要启示 | 第19
页 |
· 本章小结 | 第19-21
页 |
3 多自由度体系的R-μ关系研究 | 第21-43
页 |
· 结构超强的研究 | 第21-35
页 |
· 结构超强系数的定义、影响因素和研究手段 | 第21-23
页 |
· 结构超强的研究成果 | 第23-34
页 |
· 结构超强的研究小结 | 第34-35
页 |
· 高振型和塑性机构类型的影响研究 | 第35-40
页 |
· 高振型和塑性机构类型影响研究的主要成果 | 第35-39
页 |
· 高振型和塑性机构类型影响研究的主要成果小结 | 第39-40
页 |
· 本章小结 | 第40-43
页 |
4 各国抗震设计规范中R-μ基本准则的体现 | 第43-91
页 |
· 美国IBC 2003 和ASCE 7-02 确定设计地震基底剪力的思路 | 第44-59
页 |
· 最大考虑地震MCE | 第44-49
页 |
· 一致风险反应谱 | 第49-52
页 |
· IBC 2003 和ASCE 7-02 确定设计地震基底剪力的思路 | 第52-57
页 |
· IBC 2003 和ASCE 7-02 采用的设计地震作用参与荷载组合 | 第57-59
页 |
· 加拿大NBBC 2005 确定设计地震基底剪力的思路 | 第59-65
页 |
· NBBC 2005 采用的基准设防地震作用 | 第59-60
页 |
· NBBC 2005 采用的一致风险反应谱 | 第60
页 |
· NBBC 2005 确定设计地震基底剪力的思路 | 第60-65
页 |
· 欧盟prEN 1998-1 确定设计地震基底剪力的思路 | 第65-71
页 |
· prEN 1998-1 推荐的弹性反应谱 | 第65-68
页 |
· prEN 1998-1 推荐的设计反应谱 | 第68-69
页 |
· prEN 1998-1 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推荐的性能系数 | 第69-71
页 |
· prEN 1998-1 的设计地震基底剪力 | 第71
页 |
· 新西兰NZS 4203(1992)确定设计地震基底剪力的思路 | 第71-77
页 |
· NZS 4203(1992)的结构性能系数和结构延性系数 | 第71-72
页 |
· NZS 4203(1992)的基本地震风险加速度系数 | 第72-76
页 |
· NZS 4203(1992)的结构风险系数 | 第76-77
页 |
· NZS 4203(1992)的区域系数 | 第77
页 |
· NZS 4203(1992)的设计地震基底剪力 | 第77
页 |
· 中国GB 50011-2001 确定设计地震基底剪力的思路 | 第77-81
页 |
· GB 50011-2001 考虑的地震作用水准 | 第77-79
页 |
· GB 50011-2001 采用的设计反应谱 | 第79-81
页 |
· GB 50011-2001 建筑结构重要性的考虑思路 | 第81
页 |
· GB 50011-2001 的设计地震基底剪力 | 第81
页 |
· 各国设计规范确定能力设计措施的思路 | 第81-83
页 |
· 各国设计规范中R-μ基本准则的体现 | 第83-87
页 |
· 本章小结 | 第87-91
页 |
5 典型钢筋混凝土平面框架的超强分析 | 第91-147
页 |
· 分析采用的总体思路 | 第91-95
页 |
· 采用的非弹性动力反应程序简介 | 第95-98
页 |
· 程序的主要假定和基本特点 | 第95-96
页 |
· 框架梁和框架柱的恢复力特性简介 | 第96-98
页 |
· 程序的考证 | 第98
页 |
· 典型钢筋混凝土平面框架的设计 | 第98-102
页 |
· 梁柱屈服轨迹的确定 | 第102-107
页 |
· 采用的材料特性 | 第102-104
页 |
· 梁屈服弯矩的确定 | 第104
页 |
· 柱屈服特征点的确定 | 第104-107
页 |
· 分析采用的两种构件刚度方案 | 第107-112
页 |
· 地面运动记录的选取与标定 | 第112-128
页 |
· 选取的地面运动记录的基本信息 | 第112
页 |
· 对选取的地面运动记录的标定 | 第112-128
页 |
· 典型钢筋混凝土平面框架的超强分析结果 | 第128-144
页 |
· 典型钢筋混凝土平面框架的整体超强 | 第128-137
页 |
· 对应两个特殊地震强度水准的结构的超强 | 第137-144
页 |
· 本章小结 | 第144-147
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147-153
页 |
· 本论文主要结论 | 第147-151
页 |
· 对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 第151-153
页 |
致谢 | 第153-155
页 |
参考文献 | 第155-161
页 |
附录: | 第161-164
页 |
A. 本论文分析采用的地面运动记录的加速度时程及其动力放大系数谱 | 第161-163
页 |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163-164
页 |
独创性声明 | 第164
页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1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