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0-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5页 |
· β-内酰胺酶的研究进展 | 第13-18页 |
· β-内酰胺酶的作用机制 | 第13-14页 |
· β-内酰胺酶的种类 | 第14-15页 |
· 基因组编码的β-内酰胺酶 | 第15-16页 |
· 染色体编码的β-内酰胺酶的调控机制 | 第16-18页 |
· 外膜泡囊 | 第18-21页 |
· 影响OMVs产生的因素 | 第18-19页 |
· OMVs对耐药性与致病性的作用 | 第19-21页 |
· 分泌到细胞膜外的脂蛋白 | 第21-24页 |
· 脂蛋白的分泌途径 | 第21-22页 |
· 脂蛋白在细胞膜上的定位 | 第22页 |
· 细胞膜上脂蛋白的功能 | 第22-24页 |
· 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24-25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25-34页 |
· 实验材料 | 第25-28页 |
· 菌株和质粒 | 第25-27页 |
· 引物 | 第27-28页 |
· 实验方法 | 第28-34页 |
· 基本培养基和溶液的配置 | 第28页 |
· 纸片扩散法 | 第28页 |
· 转座子插入位点的确定 | 第28-29页 |
· 载体的构建 | 第29-30页 |
· 电转化实验 | 第30页 |
· 三亲株法构建突变体 | 第30-31页 |
· 检测细胞膜稳定性实验 | 第31-32页 |
· 碘淀粉法检测胞外β-内酰胺酶活性 | 第32页 |
· 双盘协同实验检测ESBLs和MBLs | 第32页 |
· 植物侵染实验 | 第32-34页 |
第三章 实验结果 | 第34-53页 |
· 转座突变体BK3的表型和突变基因的确定 | 第34-35页 |
· 转座突变体BK3耐药性表型的确定 | 第34页 |
· BK3中转座子插入位点的确定 | 第34-35页 |
· 构建相关载体和突变体 | 第35-39页 |
· 构建过表达载体pAK4639-4638、pAK4639和pAK4638 | 第35页 |
· 构建过表达载体pUC4639-4638、pUC4638和pUC4639 | 第35-37页 |
· 构建插入突变体PAO1(Δ4639-4638)和PAO1(Δ4639) | 第37-39页 |
· 过表达PA4639-4638或PA4639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 | 第39-40页 |
· PA4639-4638操纵子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40-41页 |
· 过表达PA4639-4638对细胞膜的稳定性没有影响 | 第41-43页 |
· 过表达PA4639-4638对Cb的耐药性增强 | 第43-45页 |
· 过表达PA4639-4638导致胞外AmpC酶活升高 | 第45-51页 |
· 胞外β-内酰胺酶活性检测 | 第45-48页 |
· 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活性检测 | 第48页 |
· 金属β-内酰胺酶(MBLs)活性检测 | 第48-49页 |
· 检测PAO1(AampC pAK4639-4638)的胞外β-内酰胺酶酶活 | 第49-51页 |
· 过表达PA4639引起其他途径的耐药 | 第51页 |
· 过表达PA4639使毒性降低 | 第51-53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53-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