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8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 相关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 关于“参与管理”的相关理论概述 | 第9-10页 |
· 关于“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问题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 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第12-15页 |
·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 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依据 | 第18-23页 |
· 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法律法规依据 | 第18-20页 |
· 1990 年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 | 第18页 |
· 1995 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 第18页 |
· 1998 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 第18-19页 |
· 1999 年发布的《关于实施<高等教育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 第19页 |
· 2005 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 | 第19-20页 |
· 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现实依据 | 第20-23页 |
· 适应大学生主体地位发展的要求 | 第20-21页 |
· 适应高校民主化的迫切需求 | 第21页 |
· 适应“以生为本”的要求 | 第21-23页 |
第三章 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3-28页 |
· 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23-25页 |
· 法律保障不完善 | 第23页 |
· 学生参与程度不高 | 第23-24页 |
· 高校行政化倾向较严重 | 第24页 |
· 机构与制度不配套 | 第24-25页 |
· 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5-28页 |
· 大学生主体意识欠缺,参与意识不强 | 第25-26页 |
· 法律法规不健全,法律权威性不强 | 第26页 |
· 高校内部体制不健全 | 第26-27页 |
· 传统价值体系的影响 | 第27-28页 |
第四章 西方国家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主要经验及启示 | 第28-32页 |
· 西方国家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主要经验 | 第28-30页 |
· 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组织机构多样 | 第28页 |
· 学生参与程度较深 | 第28-29页 |
· 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法律也相对健全 | 第29-30页 |
· 西方国家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对我国的启示 | 第30-32页 |
· 社会教育与个人教育相结合 | 第30页 |
· 制定相关政策,切实保证学生的参与权 | 第30页 |
· 强化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 | 第30-32页 |
第五章 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对策研究 | 第32-40页 |
· 确立大学生参与的主体地位,强化大学生的参与意识 | 第32页 |
· 引入有效机制,完善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法律保障 | 第32-34页 |
· 建立“网络式”的学校管理机制,协调各级管理职责 | 第34-35页 |
· 建立健全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组织机构 | 第35-37页 |
· 完善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制度 | 第37-40页 |
· 完善相关制度确保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工作中的程序化和法制化 | 第37-38页 |
· 完善学生代表大会制度,确保学生能够真正的参与学校管理 | 第38-39页 |
· 建立听证制度,使其成为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 | 第39-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44-45页 |
附录 | 第45-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