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第1章 导论 | 第1-16
页 |
· 本论题的研究背景 | 第7-10
页 |
· 本论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0-14
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
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4
页 |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14-16
页 |
· 研究内容及思路 | 第14-15
页 |
· 研究方法 | 第15-16
页 |
第2章 审计诚信与中国资本市场运行效率的理论分析 | 第16-43
页 |
· 有效酱市场理论的一般描述 | 第16-23
页 |
· 有效资本市场的科学内涵 | 第16-18
页 |
· 有效资本市场的分类及运行特征分析 | 第18-21
页 |
· 有效资本市场理论的意义及其局限性 | 第21-23
页 |
· 中国资本市场运行中有关审计诚信理论分析 | 第23-33
页 |
· 中国资本市场中审计诚信相关利益主体行为分析 | 第23-25
页 |
· 中国资本市场运行中的基本道德框架与审计诚信规范层次分析 | 第25-28
页 |
· 审计制度的信誉基础 | 第28-30
页 |
· 中国资本市场审计诚信存在的前提条件与审计诚信培育环境改造 | 第30-33
页 |
· 引入审计诚信机制是中国资本市场监管创新的必然 | 第33-43
页 |
· 审计诚信机制的涵义 | 第33-35
页 |
· 审计诚信机制的理论框架 | 第35-39
页 |
· 审计诚信机制对中国资本市场监管体系的完善 | 第39-43
页 |
第3章 审计诚信机制对中国资本市场运行效率影响的相关性分析 | 第43-66
页 |
· 审计诚信机制对资本市场运行发挥作用的条件与通道 | 第43-48
页 |
· 审计诚信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 | 第43-44
页 |
· 审计诚信机制对资本市场运行发挥作用的通道 | 第44-48
页 |
· 审计诚信机制对中国资本市场运行效率影响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48-66
页 |
· 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对市计诚信的影响 | 第48-50
页 |
· 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对审计诚信的影响 | 第50-56
页 |
· 注册会计师失信责任对审计诚信的影响 | 第56-62
页 |
· 审计诚信机制指标体系 | 第62-63
页 |
· 审计诚信机制具体构成因素对资本市场运行效率的影响 | 第63-66
页 |
第4章 实证研究 | 第66-79
页 |
· 假设的提出 | 第66
页 |
· 样本选择 | 第66-68
页 |
· 分析模型与数据来源 | 第68-70
页 |
· 分析模型的选择及变量说明 | 第68-70
页 |
· 数据来源 | 第70
页 |
· 实证分析结果、结论及局限性 | 第70-76
页 |
· 初步分析 | 第70-72
页 |
· 变量替换分析 | 第72-73
页 |
· 盈余反应系数分析 | 第73-75
页 |
· 实证结论和局限性 | 第75-76
页 |
· 相关政策建议 | 第76-79
页 |
结论 | 第79-80
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5
页 |
致谢 | 第85-86
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6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