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中文摘要 | 第10-12页 |
ABSTRACT | 第12-15页 |
第一章 综述 | 第15-36页 |
· 引言 | 第15页 |
· 糖分子识别方法研究进展 | 第15-18页 |
· 糖分子的结构与性质 | 第15-16页 |
· 糖分子的识别方法 | 第16-18页 |
· 光谱法 | 第16-18页 |
· pH指示法 | 第18页 |
· 电化学法 | 第18页 |
· 糖分子的识别受体 | 第18-23页 |
· 非硼酸受体 | 第18-21页 |
· 硼酸受体 | 第21-23页 |
· 基于硼酸基团的荧光传感器 | 第23-35页 |
· 基于ICT作用机制 | 第23-29页 |
· 基于PET作用机制 | 第29-32页 |
· 以双组份为基础的硼酸荧光传感器 | 第32-35页 |
· 本学位论文研究内容 | 第35-36页 |
第二章 以偶氮盐小分子为发光体的识别体系 | 第36-49页 |
· 引言 | 第36页 |
· 主要试剂仪器及实验方法 | 第36-37页 |
· 主要试剂 | 第36-37页 |
· 主要仪器 | 第37页 |
· 实验方法 | 第37页 |
· 化合物的制备 | 第37-40页 |
· 2,7-二磺酸萘-5-胺基-4-羟基-3-[对-苯磺酸钠]重氮盐的制备 | 第37-38页 |
· 三个小分子BBVs和聚合物q-BBV猝灭接合体的制备 | 第38-40页 |
· 三个NAHBDS/BBVs双组分体系与葡萄糖的相互作用 | 第40-44页 |
· NAHBDS与三个小分子BBVs的相互作用 | 第40-42页 |
· 三个NAHBDS/BBVs组合体系对葡萄糖的作用 | 第42页 |
· 三个NAHBDS/BBVs组合体系对葡萄糖检测的最佳比例研究 | 第42-44页 |
· NAHBDS/BBVs组合体系随时间变化与D-葡萄糖的作用 | 第44页 |
· NAHBDS/q-BBV组合体系与葡萄糖的相互作用 | 第44-48页 |
· NAHBDS与q-BBV的相互作用 | 第44-45页 |
· NAHBDS/q-BBV组合体系与葡萄糖的相互作用 | 第45-47页 |
· NAHBDS/q-BBV双组分体系对D-葡萄糖识别的最佳比例研究 | 第47-48页 |
· 小结 | 第48-49页 |
第三章 基于水溶性共轭聚合物(PP-S-BINOL)的识别体系 | 第49-63页 |
· 引言 | 第49页 |
· 主要试剂与仪器 | 第49-51页 |
· 主要试剂 | 第49-50页 |
· 主要仪器 | 第50页 |
· 试验方法 | 第50-51页 |
· 化合物的制备 | 第51-54页 |
· 水溶性共轭聚合物(PP-S-BINOL)的制备 | 第51-53页 |
· ToBV猝灭接合体的制备 | 第53-54页 |
· 三个PP-S-BINOL/BBVs双组分体系与单糖分子的相互作用 | 第54-59页 |
· PP-S-BINOL与三个BBVs猝灭接受体的相互作用 | 第54-55页 |
· 三个PP-S-BINOL/BBVs组合体系与葡萄糖的相互作用 | 第55-57页 |
· 三个PP-S-BINOL/BBVs组合体系与单糖的相互作用 | 第57-58页 |
· 三个PP-S-BINOL/BBVs组合体系对葡萄糖识别的最佳比例选择 | 第58-59页 |
· PP-S-BINOL/ToBV双组分组合体系与单糖分子的相互作用 | 第59-62页 |
· PP-S-BINOL与ToBV的相互作用 | 第59页 |
· PP-S-BINOL/ToBV组合体系与D-果糖的相互作用 | 第59-60页 |
· PP-S-BINOL/ToBV组合体系与单糖的选择性识别研究 | 第60-61页 |
· PP-S-BINOL/ToBV组合体系对果糖识别的最佳比例研究 | 第61-62页 |
· 小结 | 第62-63页 |
第四章 基于苯-咔唑阴离子水溶性聚合物的识别体系 | 第63-71页 |
· 引言 | 第63页 |
· 主要试剂与仪器 | 第63-64页 |
· 主要试剂 | 第63页 |
· 主要仪器 | 第63-64页 |
· 试验方法 | 第64页 |
· 化合物的制备 | 第64-66页 |
· 苯-咔唑阴离子水溶性聚合物(PPC-SO_3Na)的制备 | 第64-66页 |
· ToBV猝灭接合体的制备 | 第66页 |
· PPC-SO_3Na/ToBV双组份组合体系与单糖分子的相互作用 | 第66-71页 |
· PPC-SO_3Na的激发和发射光谱 | 第66-67页 |
· PPC-SO_3Na分别与ToBV和m-BBV的相互作用 | 第67-68页 |
· PPC-SO_3Na/ToBV组合体系体系与D-果糖的相互作用 | 第68页 |
· PPC-SO_3Na/ToBV组合体系与单糖分子的相互作用 | 第68-69页 |
· PPC-SO_3Na/ToBV组合体系对D-果糖识别的最佳比例选择 | 第69-70页 |
· 在D-果糖(· mM)存在下,PPC-SO_3Na与ToBV的相互作用 | 第70页 |
· 结论 | 第70-71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1-73页 |
· 论文工作总结 | 第71-72页 |
· 工作展望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81页 |
附录Ⅰ 化合物的图谱 | 第81-89页 |
附录Ⅱ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第89-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91-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