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族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反思 |
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绪论 | 第8-14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9页 | (三) 文献综述 | 第9-14页 | 一、研究方法与设计 | 第14-20页 | (一) 选取研究样本 | 第14页 | (二) 确定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 文献统计分析法 | 第14页 | · 内容分析法 | 第14-15页 | · 引文分析法 | 第15页 | · 比较研究法 | 第15页 | (三) 确定分析类目 | 第15-20页 | · 研究主题分类体系 | 第15-16页 | · 研究方法分类体系 | 第16-18页 | · 引文分析 | 第18页 | · 研究者分析 | 第18页 | · 单一研究和跨文化研究分析 | 第18-20页 | 二、结果统计与分析:我国民族教育研究的现状 | 第20-38页 | (一) 研究领域不断扩展,但发展不均衡 | 第20-26页 | · 研究内容横向上偏重于民族教育课程与学科建设 | 第21-24页 | · 研究内容纵向上偏重于民族高等教育 | 第24-26页 | (二) 研究方法不断科学化和多元化,但仍偏重于理论思辨 | 第26-29页 | · 研究方法不断多元化,但仍偏重于理论思辨 | 第26-28页 | · 研究方法不断科学化,但水平不高 | 第28-29页 | (三) 引文的数量不断增多,但语种仍较为单一 | 第29-32页 | · 引文百分比和平均引文量不断增加,研究者文献信息吸收能力逐渐加强#23 | 第29-30页 | · 引文类型以著作和期刊为主 | 第30-32页 | · 引文语种较为单一,国际间文献交流不足 | 第32页 | (四) 研究合作程度逐渐加强,但缺乏一线教育者的参与 | 第32-35页 | · 合著率逐渐上升,合作程度逐渐加强 | 第33-34页 | · 作者单位较为集中,但一线教育者缺乏参与 | 第34-35页 | (五) 跨文化研究不断增多,但仍停留于文化间的简单比较 | 第35-38页 | · 跨文化研究数量不断增多,研究视野逐渐开阔 | 第36页 | · 跨文化研究仍停留于文化间的简单比较,水平有待提高 | 第36-38页 | 三、反思:民族教育研究今后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 第38-43页 | (一) 加强民族教育薄弱领域的研究 | 第38页 | (二) 确立实践性研究价值取向和方法体系 | 第38-40页 | (三) 加强国际间民族教育研究的信息交流与合作 | 第40页 | (四) 加强民族教育的跨文化研究 | 第40-41页 | (五) 在强化问题意识的基础上将研究导向理论自觉 | 第41-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9页 | 后记 | 第49-50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