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22页 |
· 调味品中的有害物质及检测研究概况 | 第12-13页 |
· 调味品的概述 | 第12页 |
· 调味品中的有害物质 | 第12页 |
· 调味品中有害物质检测的相关国家标准 | 第12-13页 |
· 调味品中有害物质的检测方法 | 第13页 |
· 三种氯丙醇的研究概况 | 第13-15页 |
· 三种氯丙醇的结构与基本性质 | 第13-14页 |
· 三种氯丙醇的来源 | 第14页 |
· 三种氯丙醇的主要危害及毒性 | 第14-15页 |
· 三种氯丙醇含量检测方法的介绍 | 第15页 |
· 2-甲基咪唑和4-甲基咪唑的研究概况 | 第15-17页 |
· 2-甲基咪唑和4-甲基咪唑的结构与基本性质 | 第15-16页 |
· 2-甲基咪唑和4-甲基咪唑的来源 | 第16页 |
· 2-甲基咪唑和4-甲基咪唑的主要危害及毒性 | 第16页 |
· 2-甲基咪唑和4-甲基咪唑含量检测方法的介绍 | 第16-17页 |
· 三种糠醛类物质的研究概况 | 第17-20页 |
· 三种糠醛类物质的结构与基本性质 | 第17-18页 |
· 三种糠醛类物质的来源 | 第18-19页 |
· 三种糠醛类物质的主要危害及毒性 | 第19页 |
· 三种糠醛类物质含量检测方法的介绍 | 第19-20页 |
·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0-22页 |
· 研究三种氯丙醇的内容和意义 | 第20页 |
· 研究2-甲基咪唑和4-甲基咪唑的内容和意义 | 第20-21页 |
· 研究三种糠醛类物质的内容和意义 | 第21-22页 |
第二章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调味品中三种氯丙醇 | 第22-35页 |
· 试验部分 | 第22-24页 |
· 仪器与试剂 | 第22-23页 |
· 标准工作溶液的制备 | 第23页 |
· 样品前处理 | 第23页 |
· GC-MS/MS分析 | 第23-24页 |
· 测定方法 | 第2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4-33页 |
· 样品前处理条件的选择 | 第24-27页 |
· 色谱柱的选择 | 第27页 |
· GC-MS/MS质谱条件的优化 | 第27-30页 |
· 各组分的特征碎片离子归属及其可能的质谱断裂机理 | 第30-31页 |
· 检出限 | 第31页 |
· 标准曲线及线性范围 | 第31-32页 |
· 回收率及精密度 | 第32-33页 |
· 实际样品的测定 | 第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三章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调味品中2-甲基咪唑和4-甲基咪唑 | 第35-44页 |
· 试验部分 | 第35-37页 |
· 仪器与试剂 | 第35-36页 |
· 标准工作溶液的配制 | 第36页 |
· 样品前处理 | 第36页 |
· GC-MS/MS分析 | 第36-37页 |
· 测定方法 | 第37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7-42页 |
· 样品前处理方法的优化 | 第37页 |
· 色谱柱的选择 | 第37页 |
· GC-MS/MS离子对的选择及分析 | 第37-39页 |
· 各组分的特征碎片离子归属及其可能的质谱断裂机理 | 第39-40页 |
· 线性范围和检出限 | 第40-41页 |
· 回收率和精密度 | 第41页 |
· 实际样品的测定 | 第41-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四章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调味品中三种糠醛类物质 | 第44-55页 |
· 试验部分 | 第44-46页 |
· 仪器与试剂 | 第44页 |
· 标准工作溶液的制备 | 第44-45页 |
· 样品前处理 | 第45页 |
· GC-MS/MS分析 | 第45-46页 |
· 测定方法 | 第46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6-53页 |
· 样品前处理条件的优化 | 第46页 |
· 色谱柱的选择 | 第46-47页 |
· GC-MS/MS质谱条件的优化 | 第47-49页 |
· 各组分的特征碎片离子归属及其可能的质谱断裂机理 | 第49-50页 |
· 检出限 | 第50页 |
· 标准曲线及线性范围 | 第50-52页 |
· 回收率及精密度 | 第52-53页 |
· 实际样品的测定 | 第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附件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