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4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 论文的特点及其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1.3.1 论文特点 | 第12-13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山西省天气雷达简介 | 第14-19页 |
2.1 雷达系统简介 | 第14-15页 |
2.1.1 CINRAD/CC雷达 | 第14-15页 |
2.1.2 祥雨全固态X波段天气雷达 | 第15页 |
2.2 天气雷达扫描方式 | 第15-17页 |
2.3 雷达数据存储格式简介 | 第17-18页 |
2.3.1 CINRAD/CC天气雷达 | 第17页 |
2.3.2 祥雨全固态X波段天气雷达 | 第17-1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三章 确定对比分析区域 | 第19-33页 |
3.1 SRTM地理信息数据 | 第19页 |
3.2 确定组网分析雷达 | 第19-25页 |
3.2.1 确定组网分析雷达的方法简介 | 第19-20页 |
3.2.2 大同CINRAD/CB雷达和山西省X波段雷达分布情况 | 第20页 |
3.2.3 临汾CINRAD/CC雷达和山西省X波段雷达分布情况 | 第20-21页 |
3.2.4 吕梁CINRAD/CB雷达和山西省X波段雷达分布情况 | 第21-23页 |
3.2.5 太原CINRAD/CC雷达和山西省X波段雷达分布情况 | 第23-24页 |
3.2.6 长治CINRAD/CC雷达和山西省X波段雷达分布情况 | 第24-25页 |
3.3 绘制等高射束图 | 第25-28页 |
3.3.1 等高射束图的绘制原理 | 第25-26页 |
3.3.2 等高射束图的绘制结果及验证 | 第26-28页 |
3.4 确定有效共同探测区域 | 第28-32页 |
3.4.1 有效共同探测区域的确定原理 | 第28-29页 |
3.4.2 共同探测区域图制作结果及分析 | 第29-3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四章 单部雷达观测一致性分析 | 第33-45页 |
4.1 反射率因子衰减订正 | 第33-37页 |
4.1.1 逐库衰减订正原理 | 第33-36页 |
4.1.2 逐库衰减订正结果及分析 | 第36-37页 |
4.2 观测结果的一致性分析 | 第37-44页 |
4.2.1 水平径向上的廓线对比分析 | 第37-40页 |
4.2.2 垂直面上的垂直剖面图对比分析 | 第40-44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五章 CAPPI的组网拼图及对比分析 | 第45-66页 |
5.1 生成CAPPI | 第45-52页 |
5.1.1 生成CAPPI原理 | 第45-49页 |
5.1.2 分析个例简介 | 第49-50页 |
5.1.3 太原CINRAD/CC波段天气雷达CAPPI的生成 | 第50-51页 |
5.1.4 祥雨全固态X波段天气雷达CAPPI生成 | 第51-52页 |
5.2 雷达组网拼图 | 第52-56页 |
5.2.1 雷达组网拼图原理 | 第52-54页 |
5.2.2 笛卡尔坐标到球坐标的转换 | 第54-56页 |
5.3 CAPPI的雷达组网拼图结果及对比分析 | 第56-65页 |
5.3.1 全固态X波段天气雷达拼图结果 | 第57-58页 |
5.3.2 太原CINRAD/CC雷达与X波段雷达组网结果及其定性对比分析 | 第58-61页 |
5.3.3 太原CINRAD/CC雷达与X波段雷达组网共同观测区域的定量对比分析 | 第61-6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六章 展望 | 第66-68页 |
6.1 总结 | 第66-67页 |
6.2 存在的问题及研究方向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