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运营管理政府作用及优化对策研究——以郑州机场为例 |
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一、绪论 | 第10-15页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1、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2、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三)理论工具和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研究理论工具 | 第13页 | 2、研究方法 | 第13页 | (四)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五)本文创新点 | 第14-15页 | 二、中国民航机场管理体制的改革 | 第15-20页 | (一)民用机场的管理和发展现状 | 第15-17页 | 1、机场在建设规模扩大、建设标准提高 | 第15-16页 | 2、机场的数量不断增加,机场的分布密度日趋合理 | 第16页 | 3、机场现代化发展速度快,信息化特点明显 | 第16页 | 4、机场经营效益和客货运吞吐量不断的增加 | 第16-17页 | (二)民航机场管理改革现状 | 第17-20页 | 1、民航机场管理体制构建的初期阶段 | 第17页 | 2、军管转民用的企业化管理雏形 | 第17-18页 | 3、政企分开的开放性竞争的转型 | 第18页 | 4、机场属地化改革时期 | 第18-19页 | 5、民航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新时期 | 第19-20页 | 三、民航机场的管理现状 | 第20-26页 | (一)政府对机场的管理 | 第20-24页 | 1、机场的公益性 | 第20-21页 | 2、民用机场的管理主体 | 第21页 | 3、政府部门在机场运营管理中的职责作用 | 第21-23页 | 4、民用机场管理的特点 | 第23-24页 | (二)机场的管理模式 | 第24-26页 | 1、大集团化管理模式 | 第24页 | 2、政府直属、立法法授权的管理模式 | 第24-25页 | 3、其他管理模式 | 第25-26页 | 四、郑州机场为例分析运营管理中政府的作用 | 第26-30页 | (一)政府政策扶持与资金投入 | 第26-27页 | (二)河南民航发展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的管理实践 | 第27页 | (三)政府主导郑州机场管理体制转变和运营模式转型 | 第27-30页 | 1、郑州机场管理体制转变 | 第27-28页 | 2、郑州机场运营管理模式转型 | 第28-30页 | 五、机场运营管理中政府作用发挥存在的问题及主要原因 | 第30-37页 | (一)机场运营管理中政府发挥作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0-33页 | 1、政府主管部门不能够很好的协调各管理主体之间的关系 | 第30-31页 | 2、政府管理部门不能良好的平衡机场的收益性和公益性 | 第31-32页 | 3、机场建设社会资本准入导致公共风险加剧 | 第32-33页 | (二)问题的主要原因 | 第33-37页 | 1、相关法律更新缓慢 | 第33-35页 | 2、政府管理部门对机场的公益性重视程度不足 | 第35页 | 3、忽视民间资本进入民航带来的安全隐患 | 第35-37页 | 六、强化政府对机场运营管理的对策 | 第37-42页 | (一)健全机场运营管理相关的法律制度体系 | 第37-38页 | 1、完善现有法律法规 | 第37页 | 2、新建试行性法律法规 | 第37-38页 | (二)确定机场的公益性和收益性划分标准 | 第38页 | 1、以客货运吞吐量情况定位机场属性 | 第38页 | 2、以区域经济发展情况确定机场属性 | 第38页 | (三)建立政府对民用机场的监管机制 | 第38-40页 | 1、监督鼓励民用机场健康有序发展 | 第39页 | 2、建立社会效益考核与评价机制 | 第39-40页 | (四)构建机场运营管理协调机制 | 第40-42页 | 1、政府充分赋予机场运营管理协调权限 | 第40页 | 2、管理信息共享协调联动 | 第40-42页 | 七、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附件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人个简历 | 第48页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