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4页 |
1.1 氢能 | 第12页 |
1.2 固态储氢及其储氢机制 | 第12-13页 |
1.3 金属氢化物储氢材料及分类 | 第13-14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4-18页 |
2.1 镁基储氢材料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2.1.1 纳米化对镁基储氢性能的影响 | 第14页 |
2.1.2 合金化对镁基储氢材料的影响 | 第14-15页 |
2.1.3 添加催化剂对Mg基储氢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15-16页 |
2.1.4 石墨烯负载在催化领域的应用 | 第16页 |
2.2 立论依据 | 第16-18页 |
第三章 实验方法 | 第18-23页 |
3.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第18页 |
3.2 材料样品的制备方法及其表征方法 | 第18-23页 |
3.2.1 粉末热烧结工艺 | 第19页 |
3.2.2 机械合金化处理 | 第19-20页 |
3.2.3 X-ray衍射分析仪 | 第20页 |
3.2.4 SEM及能谱分析 | 第20页 |
3.2.5 高压吸放氢测试系统 | 第20-21页 |
3.2.6 自动P-C-T测试系统 | 第21页 |
3.2.7 DSC测试 | 第21-23页 |
第四章 不同含量的石墨烯负载钯对Mg_(90)Al_(10)的储氢性能的影响 | 第23-33页 |
4.1 石墨烯负载钯(Pd@rGO)的制备及表征 | 第23-24页 |
4.1.1 石墨烯负载钯(Pd@rGO)复合物的制备 | 第23页 |
4.1.2 Pd@rGO与Mg_(90)Al_(10)复合物的制备 | 第23-24页 |
4.2 结果与讨论 | 第24-31页 |
4.2.1 Pd@rGO的表面形貌及相结构分析 | 第24-25页 |
4.2.2 Pd@rGO与Mg_(90)Al_(10)合金的相结构分析 | 第25-27页 |
4.2.3 合金变温氢化/脱氢性能分析 | 第27-28页 |
4.2.4 合金的恒温氢化/脱氢性能分析 | 第28-30页 |
4.2.5 合金的热力学性能分析 | 第30-31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第五章 不同含量的石墨烯掺氮对Mg_(90)Al_(10)的储氢性能的影响 | 第33-43页 |
5.1 实验方法 | 第33-34页 |
5.1.1 水热法制备石墨烯掺氮复合物N@rGO | 第33页 |
5.1.2 Mg-Al合金的制备 | 第33-34页 |
5.2 结果与讨论 | 第34-42页 |
5.2.1 N@rGO的表面形貌及相结构分析 | 第34-35页 |
5.2.2 合金的相结构分析 | 第35-37页 |
5.2.3 合金的变温动力学性能分析 | 第37-39页 |
5.2.4 合金的PCT储氢性能分析 | 第39-40页 |
5.2.5 合金的热力学性能 | 第40-42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六章 不同含量的石墨烯负载钯掺氮对Mg_(90)Al_(10)的储氢性能的影响 | 第43-52页 |
6.1 实验方法 | 第43-44页 |
6.1.1 水热法制备石墨烯掺氮复合物N-Pd@rGO | 第43页 |
6.1.2 Mg-Al合金的制备 | 第43-44页 |
6.2 结果与讨论 | 第44-51页 |
6.2.1 N@rGO的表面形貌及相结构分析 | 第44-46页 |
6.2.2 合金的相结构分析 | 第46-48页 |
6.2.3 合金变温氢化/脱氢性能分析 | 第48-49页 |
6.2.4 合金的热力学分析 | 第49-51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七章 总结 | 第52-54页 |
7.1 添加还原氧化石墨烯负载钯对Mg_(90)Al_(10)的储氢性能的影响 | 第52页 |
7.2 添加还原氧化石墨烯掺氮对Mg_(90)Al_(10)的储氢性能的影响 | 第52-53页 |
7.3 添加还原氧化石墨烯负载钯掺氮对Mg_(90)Al_(10)的储氢性能的影响 | 第53页 |
7.4 工作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