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绪论 | 第10-11页 |
第一章 植冠种子库的研究进展 | 第11-19页 |
1.1 植冠种子库简介 | 第11-13页 |
1.1.1 植冠种子库的概念 | 第11页 |
1.1.2 植冠种子库的分类及地理分布 | 第11-13页 |
1.2 植冠种子库的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1.3 植冠种子库的生态功能及意义 | 第15-18页 |
1.3.1 植冠种子库生态功能 | 第15-16页 |
1.3.2 植冠种子库生态意义 | 第16-18页 |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 第19-24页 |
2.1 自然概况 | 第19-21页 |
2.1.1 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特征 | 第19-20页 |
2.1.2 气候特征 | 第20-21页 |
2.1.3 土壤特征 | 第21页 |
2.1.4 植被特征 | 第21页 |
2.2 土壤沙化现状 | 第21-22页 |
2.3 实验区概况 | 第22-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植冠种子库的种子脱落特性研究 | 第24-31页 |
3.1 引言 | 第24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24-27页 |
3.2.1 研究物种 | 第24-25页 |
3.2.2 野外条件下的直立植株的植冠种子库的种子脱落实验 | 第25页 |
3.2.3 模拟干扰条件下的植冠种子库的种子脱落实验 | 第25-26页 |
3.2.4 数据分析方法 | 第26-27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27-30页 |
3.3.1 野外直立植株的植冠种子库的种子脱落 | 第27页 |
3.3.1.1 种子脱落动态 | 第27页 |
3.3.1.2 土壤种子库动态 | 第27页 |
3.3.2 滚动模拟干扰条件下的植冠种子库的种子脱落 | 第27-29页 |
3.3.3 浸水、加热等模拟干扰条件下的植冠种子库的种子脱落 | 第29-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四章 植冠种子库对土壤种子库的补充及其种子活性变化研究 | 第31-37页 |
4.1 引言 | 第31页 |
4.2 材料与方法 | 第31-33页 |
4.2.1 研究物种 | 第31-32页 |
4.2.2 植物结种量调查 | 第32页 |
4.2.3 植冠种子库脱落动态监测 | 第32页 |
4.2.4 植冠种子库对土壤种子库的补充调查 | 第32-33页 |
4.2.5 植冠种子库种子活力检测 | 第33页 |
4.2.6 数据分析方法 | 第33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33-36页 |
4.3.1 植冠种子库种子脱落动态 | 第33-34页 |
4.3.2 植冠种子库对土壤种子库的补充动态 | 第34-35页 |
4.3.3 植冠种子库种子的活力维持与萌发特性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五章 植冠种子库种子的质量形状及萌发特性研究 | 第37-45页 |
5.1 引言 | 第37页 |
5.2 材料与方法 | 第37-39页 |
5.2.1 研究物种 | 第37-38页 |
5.2.2 种子重量及形状测量 | 第38页 |
5.2.3 种子萌发实验 | 第38-39页 |
5.2.4 数据分析 | 第39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39-44页 |
5.3.1 种子重量及形状 | 第39-40页 |
5.3.2 种子萌发特性 | 第40-44页 |
5.3.2.1 萌发率 | 第40页 |
5.3.2.2 萌发时间格局 | 第40-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六章 植冠种子库种子风传扩散的数值风洞模拟 | 第45-53页 |
6.1 引言 | 第45页 |
6.2 材料与方法 | 第45-47页 |
6.2.1 研究物种 | 第45-46页 |
6.2.2 研究方法 | 第46-47页 |
6.3 结果与讨论 | 第47-52页 |
6.3.1 相同释放高度、相同风速下5种植物种子扩散能力比较 | 第47-48页 |
6.3.2 同一释放高度下不同风速对植物种子扩散能力的影响 | 第48-50页 |
6.3.3 同一风速下不同释放高度对植物种子扩散能力的影响 | 第50-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