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大气污染排放效率的时空差异与影响因素——以长江经济带为例 |
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1 绪论 | 第12-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3页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3-16页 | 1.4 本文创新点 | 第16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7-27页 | 2.1 关于能源环境效率的研究 | 第17-21页 | 2.2 关于长江经济带经济、产业与生态的相关研究 | 第21-24页 | 2.3 关于大气污染排放效率的研究 | 第24-25页 | 2.4 现有研究不足 | 第25-2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3 基本理论与方法 | 第27-40页 | 3.1 大气污染排放效率的内涵 | 第27页 | 3.2 效率的测度方法 | 第27-35页 | 3.3 模型与方法 | 第35-3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4 长江经济带大气污染排放效率测算及其地区差异分析 | 第40-53页 | 4.1 指标体系的选取 | 第40-41页 | 4.2 样本选择及说明 | 第41-43页 | 4.3 长江经济带大气污染排放效率的时空异质性分析 | 第43-49页 | 4.4 大气污染排放效率的分解 | 第49-5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5 长江经济带大气污染排放效率动态演进及其驱动机制研究 | 第53-60页 | 5.1 长江经济带大气污染排放效率动态演进研究 | 第53-55页 | 5.2 长江经济带大气污染排放效率的驱动机制研究 | 第55-58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6 长江经济带大气污染排放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第60-66页 | 6.1 相关指标选取及变量说明 | 第60-61页 | 6.2 回归模型构建 | 第61-62页 | 6.3 回归结果分析 | 第62-65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7 提升长江经济带大气污染排放效率的对策建议 | 第66-71页 | 7.1 调整产业结构,建立区域协调机制 | 第66-67页 | 7.2 改变能源消费现状,实现节能减排 | 第67-68页 | 7.3 提高技术“硬”实力,注重管理“软”实力 | 第68-69页 | 7.4 继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发挥外资“溢出”效应 | 第69页 | 7.5 设计科学的环境规制政策,运用多种手段进行污染治理 | 第69-71页 | 8 结论与展望 | 第71-75页 | 8.1 论文结论 | 第71-73页 | 8.2 研究展望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81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