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页 |
第一章 背景 | 第7-24页 |
1.1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概述 | 第7-13页 |
1.1.1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定义及病变诱因 | 第7-9页 |
1.1.2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产生机制 | 第9-10页 |
1.1.3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诊断及治疗 | 第10页 |
1.1.4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发展及影响 | 第10-11页 |
1.1.5 FSGS的形成与足细胞功能结构直接相关 | 第11页 |
1.1.6 足细胞的概述 | 第11-13页 |
1.2 局灶阶段性肾小球硬化的动物研究模型 | 第13-16页 |
1.2.1 阿霉素诱导的小鼠FSGS模型及其成型机制 | 第13-14页 |
1.2.2 阿霉素的药物特性 | 第14-15页 |
1.2.3 阿霉素机体内的代谢情况 | 第15页 |
1.2.4 阿霉素使用剂量及用药方式 | 第15-16页 |
1.3 糖皮质激素的概述 | 第16-18页 |
1.3.1 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的结构与功能 | 第16-18页 |
1.3.2 地塞米松与MDSC的潜在联系 | 第18页 |
1.4 MDSC概述 | 第18-24页 |
1.4.1 MDSC的定义及来源 | 第18-19页 |
1.4.2 MDSC分型与鉴别 | 第19-20页 |
1.4.3 MDSC的生物学功能及作用机制 | 第20-22页 |
1.4.4 MDSC体内水平正负向调节 | 第22-23页 |
1.4.5 MDSC研究现状 | 第23-24页 |
第二章 实验基础 | 第24-32页 |
2.1 材料与试剂 | 第24-27页 |
2.1.1 临床血液样本 | 第24页 |
2.1.2 模式动物 | 第24-25页 |
2.1.3 试剂与配方 | 第25-26页 |
2.1.4 仪器设备 | 第26-27页 |
2.2 实验设计路线 | 第27页 |
2.3 实验方法及原理 | 第27-32页 |
2.3.1 MDSC细胞的获取方法 | 第27-28页 |
2.3.1.1 获取血液中的MDSC样本 | 第27-28页 |
2.3.1.2 获取骨髓中的MDSC样本 | 第28页 |
2.3.1.3 获取脾中MDSC样本 | 第28页 |
2.3.2 流式细胞检测MDSC水平 | 第28页 |
2.3.3 MDSC体外诱导 | 第28-29页 |
2.3.4 MDSC免疫抑制检测试验 | 第29页 |
2.3.5 CFSE细胞染色 | 第29-30页 |
2.3.6 免疫磁珠分选(MACS) | 第30页 |
2.3.7 ELISA定量分析(细胞因子检测,尿蛋白检测) | 第30页 |
2.3.8 Jaffer反应法检测尿肌酐水平 | 第30-31页 |
2.3.9 肾组织切片电镜检测 | 第31页 |
2.3.10 肾组织切片免疫组化检测 | 第31-32页 |
2.3.11 冰冻切片(GFP) | 第32页 |
2.3.12 构建阿霉素肾损伤模型 | 第32页 |
第三章 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 | 第32-49页 |
3.1 临床结果分析 | 第32-35页 |
3.2 阿霉素肾损伤模型构建 | 第35-49页 |
3.2.1 用阿霉素处理Balb/c小鼠,小鼠出现严重肾损伤,损伤症状与临床上的FSGS相似 | 第35-38页 |
3.2.3 MDSC可显著缓解的阿霉素小鼠肾组织损伤症状 | 第38-41页 |
3.2.4 对阿霉素小鼠施用地塞米松后,小鼠外周组织中出现MDSC累积,尿蛋白症状缓解 | 第41-44页 |
3.2.5 地塞米松处理阿霉素小鼠能缓解阿霉素对其肾脏的损伤 | 第44-45页 |
3.2.6 MDSC与地塞米松间的关系,地塞米松通过刺激MDSC来发挥作用 | 第45-49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49-51页 |
第五章 参考文献 | 第51-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