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8页 |
第一章 :稀土-有机荧光体系的建立及在离子测定方面的应用 | 第18-39页 |
· 引言 | 第18-19页 |
· 稀土-有机荧光配合物简介 | 第19-26页 |
· 稀土-有机荧光配合物能量转移机理 | 第19-20页 |
· 影响稀土-有机配合物体系溶液荧光强度的主要因素 | 第20-26页 |
· 稀土-有机配合物体系在金属离子和生物分子测定方面的应用 | 第26-31页 |
· 稀土-有机配合物体系应用于稀土离子的测定 | 第26-27页 |
· 稀土配合物体系应用于过渡金属离子和蛋白质的测定 | 第27-31页 |
· 本文的研究方向概述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9页 |
第二章 :新的荧光增强体系 Eu - N-(邻香草醛)-2-氨基吡啶 Schiff 碱 - 邻菲啰啉 - Zn 的研究及其应用 | 第39-64页 |
摘要 | 第39页 |
· 研究背景 | 第39-41页 |
· 实验部分 | 第41-43页 |
· 仪器 | 第41页 |
· N-(邻香草醛)-2-氨基吡啶 Schiff 碱(HL)的合成 | 第41-42页 |
· [GdL_2·NO_3]·H_2O 的合成 | 第42页 |
· 试剂 | 第42-43页 |
· 待测液的配置 | 第4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3-59页 |
· HL 单重态能级测定 | 第43-44页 |
· HL 三重态能级测定 | 第44页 |
· 能量传递机理讨论 | 第44-45页 |
· Eu~(3+)和 HL 配合物的形成 | 第45-46页 |
· 荧光体系的光谱特征 | 第46页 |
· 反应时间的影响 | 第46-47页 |
· 不同溶剂的影响 | 第47-48页 |
· HL 浓度的影响 | 第48页 |
· 邻菲啰啉(Phen)浓度的影响 | 第48-49页 |
· Zn~(2+)浓度的影响 | 第49-51页 |
· Eu~(3+)和的工作曲线 | 第51页 |
· Eu~(3+)和的工作曲线 | 第51-52页 |
· 其它镧系及常见共存离子对 Eu~(3+)的干扰实验 | 第52-53页 |
· 常见共存离子对 Zn~(2+)测定的干扰实验 | 第53-54页 |
· 高纯 Gd2O3样品中微量 Eu~(3+)含量的测定 | 第54页 |
· 稀土混合样品中微量 Eu~(3+)含量的测定 | 第54-55页 |
· Mg(NO_3)2·6H_2O 样品中 Zn~(2+)离子含量的测定 | 第55-56页 |
· 常见离子混合样品中 Zn~(2+)含量测定 | 第56-57页 |
· 荧光增强机理讨论 | 第57-59页 |
· 结论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第三章 :Eu - N-(邻香草醛)-1,8-二氨基萘(或 N-(香草醛)-1,8-二氨基萘) 1,10-邻菲啰啉 - Zn 四元荧光增强体系的荧光性质和应用研究………46 | 第64-98页 |
摘要 | 第64页 |
· 研究背景 | 第64-66页 |
· 实验部分 | 第66-69页 |
· 仪器 | 第66页 |
· 配体的合成 | 第66-68页 |
· [Gd(NOVD)_2·NO_3]·H_2O(1)和[Gd(NVD)_2·NO_3]·H_2O(2) 的合成 | 第68页 |
· 试剂 | 第68-69页 |
· 实验方法 | 第6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9-89页 |
· NOVD、NVD 单重态能级的测定 | 第69-70页 |
· NOVD、NVD 三重态能级测定 | 第70页 |
· 能量传递机理讨论 | 第70-71页 |
· Eu~(3+)和 NOVD,NVD 配合物的形成 | 第71-72页 |
· 各体系的光谱特征 | 第72-73页 |
· 反应时间的影响 | 第73页 |
· 有机溶剂对体系荧光强度的影响 | 第73-75页 |
· 配体 NOVD,NVD 浓度对体系荧光强度的影响 | 第75-76页 |
· Phen 浓度对 NOVD,NVD 体系中荧光强度的影响 | 第76-77页 |
· Zn~(2+)浓度对 NOVD,NVD 体系荧光强度的影响 | 第77-78页 |
· Eu~(3+)的工作曲线 | 第78-79页 |
· Zn~(2+)的工作曲线 | 第79-80页 |
· 其它镧系及常见共存离子对 Eu~(3+)测定的干扰实验 | 第80-81页 |
· 常见共存离子对 Zn~(2+)的干扰实验 | 第81-82页 |
· 高纯 La_2O_3样品中微量 Eu~(3+)含量的测定 | 第82-83页 |
· 稀土混合样品中微量 Eu~(3+)含量的测定 | 第83-84页 |
· 高纯 Mg(NO_3)2·6H_2O 中 Zn~(2+)离子含量的测定 | 第84-85页 |
· 常见离子混合样品中 Zn~(2+)含量测定 | 第85-86页 |
· 荧光增强机理讨论 | 第86-89页 |
· 结论 | 第89-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8页 |
第四章 :Eu- N-(2-羟基-1-萘醛缩)-1,8-二氨基萘(NHND) - Phen 三元体系在溶液中的荧光性能研究 | 第98-114页 |
摘要 | 第98页 |
· 研究背景 | 第98-99页 |
· 实验部分 | 第99-101页 |
· 测试仪器 | 第99-100页 |
· N-(2-羟基-1-萘醛缩)-1,8-二氨基萘(NHND) 的合成与表征 | 第100页 |
· [Gd(NHND)_2·NO_3]·H_2O 的合成 | 第100页 |
· 试剂标准溶液的配置 | 第100-101页 |
· 待测溶液的配置 | 第101页 |
· 荧光测试基本方法 | 第10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101-110页 |
· NHND 单重态和三重态的测定 | 第101-103页 |
· 体系的光谱特征 | 第103-104页 |
· 溶剂的影响 | 第104-105页 |
· NHND 浓度的影响 | 第105-106页 |
· Phen 浓度对体系荧光强度的影响 | 第106页 |
· 工作曲线 | 第106-107页 |
· 其它镧系离子和常见共存离子对体系荧光强度的干扰 | 第107-108页 |
· 高纯 Gd_2O_3中 Eu~(3+)含量分析 | 第108-109页 |
· 稀土混合样品中微量 Eu~(3+)含量的测定 | 第109页 |
· Phen 对荧光增强机理的讨论 | 第109-110页 |
· 结论 | 第110-111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1-114页 |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 第114-116页 |
· 结论 | 第114-115页 |
· 展望 | 第115-116页 |
致谢 | 第116-117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17-118页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第118-119页 |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第119-1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