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目录 | 第9-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9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第12-15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2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4 研究思路及论文框架 | 第16-19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9-36页 |
2.1 高层梯队理论 | 第19-20页 |
2.2 创业团队 | 第20-28页 |
2.2.1 创业团队异质性 | 第20-23页 |
2.2.2 创业绩效 | 第23-25页 |
2.2.3 创业团队异质性与创业绩效 | 第25-28页 |
2.3 经营战略与创业绩效 | 第28-30页 |
2.4 大学生创业 | 第30-35页 |
2.4.1 大学生创业大赛的意义 | 第30-31页 |
2.4.2 大学生创业团队 | 第31-32页 |
2.4.3 大学生创业绩效 | 第32-33页 |
2.4.4 大学生创业团队异质性与创业绩效 | 第33-3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设计 | 第36-52页 |
3.1 研究模型 | 第36-37页 |
3.2 研究假设 | 第37-44页 |
3.2.1 大学生创业团队异质性与创业绩效 | 第37-39页 |
3.2.2 大学生创业团队异质性与经营战略 | 第39-42页 |
3.2.3 经营战略与创业绩效变化 | 第42-43页 |
3.2.4 大学生创业团队异质性、经营战略、创业绩效 | 第43-44页 |
3.3 研究变量的操作性定义与衡量 | 第44-50页 |
3.3.1 大学生创业团队异质性 | 第44-45页 |
3.3.2 经营战略 | 第45-48页 |
3.3.3 创业绩效 | 第48-49页 |
3.3.4 控制变量 | 第49-50页 |
3.4 研究样本与数据收集 | 第50-5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四章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52-68页 |
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52-56页 |
4.1.1 大学生创业团队的样本基本情况 | 第52页 |
4.1.2 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52-56页 |
4.2 相关性分析 | 第56页 |
4.3 假设检验 | 第56-65页 |
4.3.1 大学生创业团队异质性对创业绩效变化的回归分析 | 第57-59页 |
4.3.2 大学生创业团队异质性对经营战略的回归分析 | 第59-64页 |
4.3.3 经营战略对创业绩效变化的回归分析 | 第64-65页 |
4.4 中介作用分析 | 第65-67页 |
4.4.1 中介作用的检验方法 | 第65-66页 |
4.4.2 经营战略的中介检验 | 第66-6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五章 研究结果讨论 | 第68-76页 |
5.1 假设检验结果 | 第68页 |
5.2 研究结果讨论 | 第68-73页 |
5.2.1 大学生创业团队异质性与创业绩效的关系研究与结论 | 第68-70页 |
5.2.2 大学生创业团队异质性与经营战略的关系研究与结论 | 第70-71页 |
5.2.3 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经营战略与创业绩效的关系 | 第71-72页 |
5.2.4 大学生创业团队异质性、经营战略与创业绩效关系的研究与结论 | 第72-73页 |
5.3 实践与启示 | 第73-74页 |
5.4 研究局限与展望 | 第7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结论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6-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