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网

海岛节能一体化海水淡化装置研究

硕士博士毕业论文站内搜索    
分类:教育论文网→天文学和地理科学论文→海洋学论文海洋资源与开发论文海水淡化论文
海岛节能一体化海水淡化装置研究
论文目录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17页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第11-12页
  1.2 海水淡化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2-13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第13-15页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5-16页
  1.4 研究内容第16-17页
第2章 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第17-27页
  2.1 反渗透基本原理第17-18页
  2.2 反渗透过程基本方程式第18-20页
  2.3 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构成第20-25页
    2.3.1 预处理系统第21-22页
    2.3.2 反渗透系统第22-25页
    2.3.3 产品水后处理第25页
  2.4 本章小结第25-27页
第3章 海水淡化节能工艺研究第27-37页
  3.1 海水淡化理论能耗分析第27-28页
  3.2 不同因素对系统能耗的影响第28-33页
    3.2.1 给水含盐量对系统能耗的影响第29页
    3.2.2 回收率对系统能耗的影响第29-32页
    3.2.3 能量回收率对系统能耗的影响第32页
    3.2.4 高压泵效率对系统能耗的影响第32-33页
  3.3 反渗透海水淡化节能工艺研究第33-36页
  3.4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4章 差压交换式能量回收装置设计第37-59页
  4.1 LCPX能量回收装置工作原理第37-40页
    4.1.1 LCPX能量回收装置工作原理第37-38页
    4.1.2 泄压配流回路分析第38-39页
    4.1.3 增压进料回路分析第39-40页
  4.2 LCPX水压单向阀研究第40-43页
    4.2.1 能量回收器对配流单向阀的要求第40页
    4.2.2 单向配流阀结构设计第40-42页
    4.2.3 配流单向阀选材第42-43页
  4.3 LCPX水压换向阀研究第43-47页
    4.3.1 能量回收器对水压换向阀的要求第43页
    4.3.2 水压二位四通电液换向阀设计第43-47页
  4.4 LCPX水压缸研究第47-49页
  4.5 LCPX-03075 能量回收装置设计第49-55页
    4.5.1 配流阀的基本参数设计第49-51页
    4.5.2 水压换向阀的主要参数设计第51-54页
    4.5.3 水缸尺寸与活塞杆行速设计第54-55页
    4.5.4 LCPX-003075 能量回收装置第55页
  4.6 装置压力损失分析第55-58页
    4.6.1 运动部件摩擦阻力造成压力损失计算第56-57页
    4.6.2 管道截面、液流方向突然改变或阀口形式等造成的压力损失计算第57-58页
    4.6.3 能量回收装置效率计算第58页
  4.7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5章 海水淡化样机研制及性能试验第59-69页
  5.1 节能一体化海水淡化样机设计第59-61页
    5.1.1 预处理设计第59页
    5.1.2 反渗透设计第59-60页
    5.1.3 完成能量回收装置与反渗透的耦合设计第60-61页
  5.2 装置样机研制第61-63页
  5.3 装置测试方法第63页
  5.4 装置性能测试第63-67页
    5.4.1 系统电导率变化情况第63-64页
    5.4.2 系统流量变化情况第64页
    5.4.3 系统进水压力第64-65页
    5.4.4 系统制水能耗第65-66页
    5.4.5 系统制水噪音第66页
    5.4.6 能量回收效率第66-67页
  5.5 装置性能对比分析第67-68页
  5.6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6章 装置放大设计与应用第69-75页
  6.1 装置放大设计第69-70页
    6.1.1 预处理系统设计第69页
    6.1.2 高压供水系统设计第69-70页
    6.1.3 反渗透膜系统设计第70页
  6.2 装置主要设备与参数第70-71页
    6.2.1 工程主要动力设备第70页
    6.2.2 机械滤器第70-71页
    6.2.3 保安过滤器第71页
    6.2.4 反渗透膜组器第71页
    6.2.5 能量回收装置第71页
    6.2.6 产水调质处理装置第71页
  6.3 工程应用效果分析第71-72页
  6.4 工程经济性分析第72-73页
  6.5 本章小结第73-75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75-77页
  7.1 结论第75页
  7.2 创新点第75-76页
  7.3 展望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81页
致谢第81-8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第83页

本篇论文共83页,点击这进入下载页面
 
更多论文
海岛节能一体化海水淡化装置研究
含碎石地层大直径圆顶管顶进过程土
长期循环荷载下不同细粒含量粉土动
重塑粉质黏土的蠕变特性及蠕变模型
渭河流域宝鸡段径流变化趋势及预测
基于络合作用的逆流色谱分离挥发油
基于聚芴的棒—线嵌段共聚物的双可
吡啶酰胺类化合物质谱裂解机理研究
六边形去顶双金字塔Ag催化剂高效选
碘化钾、碘化铵和碘苯在烯烃双官能
片形及柱形氮化碳的制备及其光催化
钯催化的1-苯基-1-丙炔烯丙基化反应
机械力促进的交叉脱氢偶联反应用于
PbS量子点荧光寿命的实验测量
LiOH修饰的Ru-Rh/Al2O<
超薄蓝宝石晶片高效抛光夹持方法研
食品接触塑料制品中挥发性有机物高
铁电/三维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
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和超分子作用
柔性多级屈曲结构表面润湿特性的机
CuO_x/粘土催化剂制备及催化甘油脱
脉冲钯/泡沫镍电极制备及其脱氯还原
Cu(OAc)2/TBPB体系下
基于查尔酮的吡咯/二氢吡咯化合物的
H2O2/O
新型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及
甲磺酸伊马替尼中甲基哌嗪和肼杂质
环戊烯并吡啶为骨架的过渡金属配合
均相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络合制备及
铜催化氧化缩合制备N-亚磺酰亚胺和
低温制备可见光响应的TiO2
介孔碳材料负载钴基费托合成催化剂
TEMPO和碘媒介作用下电催化氧化醛到
脉冲电晕法进行甲烷氯化反应的机理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
ZrO2-Al2O<
逆流色谱手性分离芳基羧酸及其(-)-
二次氨基改性层状双氢氧化物吸附捕
炭载磷化钯与P-C-Pd织构层的构建及
掺氮炭材料的制备及其乙炔氢氯化性
量子化学在同系物萃取分离机理研究
银杏保健品中银杏酸的质谱与色谱法
Bi2WO6纳米
碘单质参与的炔烃双官能团化反应研
ABNO或ABNO/KOH催化的亚胺的有氧氧
吸附脱除四氯化碳中氯代异丁腈杂质
碳烟燃烧铈基催化剂构建设计及应用
醇燃料电池WC基阳极催化剂制备及其
过渡金属掺杂钨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
两种原料药及一种医药中间体中异构
Mn、CeWOx/TiO2
高酸值油脂制备生物柴油反应的催化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DNA碱基与农药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原料药和中间体
Pt/WC(0001)表面的CO氧化及N掺杂WC
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整体柱的制
新型吡唑类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的设
WO_x/黏土催化剂催化甘油转化性能研
超声微波辅助萃取与冷冻预浓缩在挥
离子液体键合毛细管柱的制备及性能
PEG功能化1,3-二唑盐的设计、制备、
氮掺杂的磁性石墨烯在环境水样分析
碘鎓盐参与的新型绿色化学反应及其
可见光催化联烯的需氧氧化反应的研
In,Ir修饰的Au(111)面对于巴豆醛选
基于有机催化不对称Michael-Aldol串
DBN(DBU)、苯丙炔Weinreb酰胺参与
碳负载金属合金用于小分子电催化研
苯并噻唑[2,3-b]喹唑啉二酮衍生物及
两类C-3位取代吲哚类衍生物的气相裂
剪切增稠胶力学性能及非线性弹簧研
快速样品前处理技术在食品真菌毒素
QuEChERS方法在复杂基质中兽药残留
奥美沙坦酯中基因毒性杂质的检测分
糠酸型功能化离子液体及偶极溶剂用
不同π桥和受体的D-A-π-A咔唑染料
自由基参与的C-H键活化反应研究
DDQ介导的非金属交叉偶联反应研究
羟基改性苯并唑类聚合物新单体的合
金属有机框架/二维炭衍生材料的催化
地表水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SBSE-GG/
基于β-环糊精非均相仿酶的构筑及其
CO2-1,3-PDO-PTT三元体
静水压力对系列多环芳烃三维荧光光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诺肽菌素中N,N
氮杂环卡宾铜催化的C(sp)-C(sp3)成
钯催化吲哚去芳构化炔基化反应研究
硝酸铁催化氧化合成异色满酮和杂蒽
2-取代吲哚芳基化去芳构化构建螺环
 
海岛 节能 一体化论文 海水淡化论文 能量回收论文
版权申明:目录由用户freedrea**提供,www.51papers.com仅收录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这篇论文目录请点击这里
|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站内搜索引擎||站点地图||在线购卡|
版权所有 教育论文网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