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提要 | 第1-7
页 |
第一部分 绪论 | 第7-10
页 |
第二部分 研究内容 | 第10-42
页 |
第一章 不同类型品种各生育阶段及相对生长时间植株性状动态变化 | 第10-18
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10-11
页 |
· 供试材料 | 第10
页 |
· 主要仪器 | 第10
页 |
· 测定方法 | 第10-11
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1-17
页 |
· 不同类型品种各生育阶段及相对生长时间植株株高动态变化 | 第11-12
页 |
· 不同类型品种各生育阶段及相对生长时间植株叶数动态变化 | 第12-14
页 |
· 不同类型品种各生育阶段及相对生长时间植株主茎节数动态变化 | 第14-16
页 |
· 不同类型品种各生育阶段及相对生长时间植株分枝数动态变化 | 第16-17
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17-18
页 |
第二章 不同类型品种各生育阶段及相对生长时间器官发育动态变化 | 第18-27
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18-19
页 |
· 供试材料 | 第18
页 |
· 主要仪器 | 第18
页 |
· 测定方法 | 第18-19
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19-25
页 |
· 不同类型品种植株茎干重及相对生长时间茎干重动态变化 | 第19-21
页 |
· 不同类型品种植株叶部干重及相对生长时间叶部干重动态变化 | 第21-23
页 |
· 不同类型品种植株荚干重及各品种相对生长时间荚干重动态变化 | 第23-25
页 |
· 不同类型品种植株比叶重动态变化 | 第25
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25-27
页 |
第三章 不同类型品种各生育阶段及相对生长时间生理指标动态变化 | 第27-40
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27-28
页 |
· 供试材料 | 第27
页 |
· 主要仪器 | 第27
页 |
· 测定方法 | 第27-28
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8-38
页 |
· 不同类型品种植株叶面积及各相对生长时间叶面积动态变化 | 第28-30
页 |
· 不同类型品种植株叶面积指数及相对生长时间叶面积指数动态变化 | 第30-32
页 |
· 不同类型品种植株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及相对生长时间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动态变化 | 第32-34
页 |
· 不同类型品种植株地上部分群体干物质积累及相对生长时间地上部分群体干物质积累动态变化 | 第34-36
页 |
· 不同类型品种植株地上部分干物质分配动态变化 | 第36-38
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38-40
页 |
第四章 不同类型品种的产量构成及蛋白质、脂肪含量 | 第40-42
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40-41
页 |
· 供试材料 | 第40
页 |
· 主要仪器 | 第40
页 |
· 测定方法 | 第40-41
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1
页 |
· 不同类型品种的产量构成 | 第41
页 |
· 不同类型品种的蛋白质、脂肪含量 | 第41
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41-42
页 |
结论 | 第42-43
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
页 |
附录 | 第45-63
页 |
中文摘要 | 第63-65
页 |
英文摘要 | 第65-67
页 |
致谢 | 第67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