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21页 |
1.1 神经胶质瘤概述 | 第11页 |
1.2 肿瘤细胞能量代谢特征 | 第11-14页 |
1.2.1 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能量供给差异 | 第12页 |
1.2.2 肿瘤细胞线粒体功能障碍 | 第12-14页 |
1.3 肿瘤细胞侵袭和迁移 | 第14-15页 |
1.3.1 参与肿瘤侵袭、转移的信号分子 | 第14-15页 |
1.3.2 糖代谢方式的改变与肿瘤细胞侵袭、转移的相关性 | 第15页 |
1.4 线粒体移植概述 | 第15-21页 |
1.4.1 线粒体移植的方法 | 第16页 |
1.4.2 线粒体移植恢复损伤细胞功能原理 | 第16-17页 |
1.4.3 线粒体移植治疗线粒体缺陷性疾病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1.4.4 线粒体移植在肿瘤治疗领域的基础研究 | 第19-21页 |
第二章 线粒体移植方法鉴定 | 第21-30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1-22页 |
2.1.1 主要实验仪器 | 第21页 |
2.1.2 主要实验试剂 | 第21-22页 |
2.2 实验方法和步骤 | 第22-25页 |
2.2.1 细胞培养及冻存 | 第22-23页 |
2.2.2 线粒体提取及移植 | 第23页 |
2.2.3 线粒体活性鉴定 | 第23页 |
2.2.4 线粒体移植追踪观察 | 第23-24页 |
2.2.5 基因测序验证线粒体移植结果 | 第24页 |
2.2.6 PCR实验验证游离线粒体进入U87 细胞后ND1 基因的扩增 | 第24页 |
2.2.7 Western Blot实验验证游离线粒体进入U87 细胞后的复制 | 第24-25页 |
2.3 结果 | 第25-28页 |
2.3.1 游离线粒体活性初步鉴定结果 | 第25-26页 |
2.3.2 线粒体移植追踪观察结果 | 第26-27页 |
2.3.3 基因测序验证线粒体移植结果 | 第27-28页 |
2.3.4 游离线粒体进入U87 细胞后功能鉴定结果 | 第28页 |
2.4 讨论 | 第28-30页 |
第三章 线粒体移植对U87细胞辐射敏感性的影响 | 第30-39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30-31页 |
3.1.1 主要实验仪器 | 第30页 |
3.1.2 主要实验试剂 | 第30-31页 |
3.2 实验方法和步骤 | 第31-34页 |
3.2.1 细胞培养及冻存 | 第31-32页 |
3.2.2 实验分组及照射条件 | 第32页 |
3.2.3 线粒体提取及移植 | 第32页 |
3.2.4 线粒体荧光定量 | 第32页 |
3.2.5 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水平变化 | 第32-33页 |
3.2.6 Annexin V/PI双染检测细胞凋亡 | 第33页 |
3.2.7 RT-CES实时分析监测系统监测细胞指数 | 第33页 |
3.2.8 克隆形成实验 | 第33-34页 |
3.2.9 统计学方法 | 第34页 |
3.3 结果 | 第34-38页 |
3.3.1 X射线照射引起线粒体荧光强度降低 | 第34-35页 |
3.3.2 线粒体移植增强X射线辐射后的U87 细胞内凋亡通路的活化 | 第35-36页 |
3.3.3 线粒体移植促进X射线诱导的U87 细胞凋亡 | 第36页 |
3.3.4 线粒体移植增强X射线照射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 第36-37页 |
3.3.5 线粒体移植降低细胞克隆形成数量 | 第37-38页 |
3.4 讨论 | 第38-39页 |
第四章 线粒体移植对ρ~0细胞辐射敏感性的影响 | 第39-47页 |
4.1 实验材料 | 第39-40页 |
4.1.1 主要实验仪器 | 第39页 |
4.1.2 主要实验试剂 | 第39-40页 |
4.2 实验方法和步骤 | 第40-42页 |
4.2.1 细胞培养及冻存 | 第40页 |
4.2.2 ρ~0细胞的构建 | 第40页 |
4.2.3 ρ~0 细胞的鉴定 | 第40-41页 |
4.2.4 照射条件 | 第41页 |
4.2.5 单细胞电泳实验 | 第41页 |
4.2.6 免疫荧光实验观察细胞核内γ-H2AX表达量 | 第41-42页 |
4.2.7 克隆形成实验 | 第42页 |
4.2.8 统计学方法 | 第42页 |
4.3 结果 | 第42-45页 |
4.3.1 ρ~0 细胞的鉴定结果 | 第42-43页 |
4.3.2 单细胞电泳实验结果 | 第43-44页 |
4.3.3 γ-H2AX染色观察结果 | 第44页 |
4.3.4 克隆形成实验结果 | 第44-45页 |
4.4 讨论 | 第45-47页 |
第五章 线粒体移植联合X射线对U87 细胞恶性表型的影响 | 第47-56页 |
5.1 实验材料 | 第47-48页 |
5.1.1 主要实验仪器 | 第47页 |
5.1.2 主要实验试剂 | 第47-48页 |
5.2 实验方法和步骤 | 第48-51页 |
5.2.1 细胞培养及冻存 | 第48页 |
5.2.2 实验分组及照射条件 | 第48-49页 |
5.2.3 线粒体提取及移植 | 第49页 |
5.2.4 细胞伪足分布观察 | 第49页 |
5.2.5 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水平变化 | 第49-50页 |
5.2.6 细胞迁移能力检测 | 第50页 |
5.2.7 U87 细胞侵袭能力检测 | 第50页 |
5.2.8 统计学方法 | 第50-51页 |
5.3 结果 | 第51-54页 |
5.3.1 线粒体移植后U87 细胞恶性程度明显下降 | 第51页 |
5.3.2 线粒体移植后U87 细胞侵袭相关蛋白表达量下降 | 第51-52页 |
5.3.3 线粒体移植增强X射线对U87 细胞迁移功能的抑制 | 第52-53页 |
5.3.4 线粒体移植增强X射线对U87 细胞侵袭功能的抑制 | 第53-54页 |
5.4 讨论 | 第54-56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4页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