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精准扶贫进程中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以汉中市为例 |
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3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9-11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1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9页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框架 | 第19-23页 | 一、主要研究内容综述 | 第19-20页 | 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20页 | 三、创新之处 | 第20-21页 | 四、研究方法和手段 | 第21页 | 五、研究方案(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六、可行性分析 | 第22-23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研究 | 第23-27页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第23-24页 | 一、留守儿童 | 第23页 | 二、教育精准扶贫 | 第23-24页 | 三、留守儿童教育 | 第24页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第24-27页 | 一、教育公平理论 | 第24页 | 二、多维贫困理论 | 第24-27页 | 第三章 教育精准扶贫进程中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概况 | 第27-39页 | 第一节 研究概况 | 第27-28页 | 一、汉中市留守儿童概况 | 第27页 | 二、调查内容及方式 | 第27-28页 | 第二节 汉中市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现状 | 第28-39页 | 一、家庭教育缺位,留守年龄低龄化严重,留守儿童对家庭状况满意度不高 | 第28-32页 | 二、控辍效果良好,但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补充不足,学校对留守儿童精准扶助不足 | 第32-34页 | 三、社区教育对留守儿童教育影响效果不明显,社会关爱体系未建立 | 第34-39页 | 第四章 教育精准扶贫进程中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成因分析 | 第39-43页 | 第一节 城乡二元体制分割,父母教育观念落后,隔代家庭教育效果差 | 第39-40页 | 第二节 学校以执行宏观政策为主,学校教育对留守儿童精准关爱不足 | 第40页 | 第三节 社区教育未覆盖全体留守儿童,社会教育对留守儿童精准关注不足…… | 第40-43页 | 第五章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对策研究 | 第43-51页 | 第一节 父母加强对家庭教育的重视,改变家庭教育缺失现状 | 第43-46页 | 一、家庭教育需要母亲的回归 | 第43-44页 | 二、主动为留守老人分忧,学习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 | 第44-45页 | 三、引导孩子通过知识改变命运,让孩子了解读书的意义 | 第45页 | 四、回乡就业,让留守儿童不再“留守” | 第45-46页 | 第二节 学校教育主动担责,对留守儿童精准施策、重点关爱 | 第46-48页 | 一、以关爱项目为支撑,精准施策 | 第46页 | 二、关注住宿留守儿童,保护留守儿童出行安全 | 第46页 | 三、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精准排查心理健康问题 | 第46-47页 | 四、春风化雨,滋润留守儿童家庭教育 | 第47-48页 | 第三节 教育扶贫部门牵头,以“三下乡”为依托,辐射留守儿童社区教育…… | 第48-51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附录 | 第57-63页 | 附录一 汉中市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现状调查问卷 | 第57-61页 | 附录二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访谈提纲 | 第61-62页 | 附录三 访谈提纲(校长) | 第62-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