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13-26页 |
·肝硬化的相关研究 | 第13-18页 |
· 肝硬化的研究概述 | 第13页 |
· 肝硬化的病理特点 | 第13-14页 |
· 肝硬化的中医特点 | 第14-16页 |
· 肝硬化的诊断标准 | 第16-18页 |
·血瘀证的相关研究 | 第18-21页 |
· 血瘀证的研究概况 | 第18页 |
· 血瘀证的实质 | 第18-19页 |
· 血瘀证的诊断标准研究 | 第19-20页 |
· 瘀血舌的相关研究 | 第20-21页 |
·舌诊的研究概况 | 第21-24页 |
· 传统医学对舌象的认识 | 第21-23页 |
· 现代医学对舌象的认识 | 第23-24页 |
· 肝硬化与舌象的相关性研究 | 第24页 |
·小结 | 第24-26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26-4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6-33页 |
· 研究对象及研究分组 | 第26-27页 |
· 诊断标准 | 第27-31页 |
· 病例选择纳入及排除标准 | 第31页 |
· 研究方法 | 第31-33页 |
·结果 | 第33-42页 |
· 一般资料比较 | 第33页 |
· 研究对象在各组的分布情况 | 第33-34页 |
· 肝硬化各组中医证型的分布情况比较 | 第34-35页 |
· 肝硬化各组中医证候要素的分布情况比较 | 第35-36页 |
· 舌质变化在各组的分布情况 | 第36-37页 |
· 舌质变化在肝硬化与健康对照组分布情况比较 | 第37页 |
· 舌质变化在肝硬化与慢性肝炎组分布情况的比较 | 第37-38页 |
· 舌质紫暗、舌体瘀点瘀斑在各组分布情况 | 第38页 |
· 瘀血舌舌质变化在各组的分布情况 | 第38-39页 |
· 瘀血舌舌质变化在肝硬化组与健康对照组分布情况的比较 | 第39页 |
· 瘀血舌舌质变化在肝硬化组与慢性肝炎组分布情况的比较 | 第39页 |
· 肝掌、蜘蛛痣及其组合在所有各组中的分布情况比较 | 第39-40页 |
· 瘀血舌舌质变化及肝掌、蜘蛛痣对肝硬化的诊断价值 | 第40-41页 |
· 观察指标联合检测对肝硬化的诊断价值 | 第41-42页 |
·讨论 | 第42-45页 |
· 一般资料 | 第42页 |
· 肝硬化各组中医证型及证候要素分布情况的分析 | 第42-43页 |
· 瘀血舌舌质变化与非肝硬化组、肝硬化各组的关系分析 | 第43-44页 |
· 瘀血舌舌质变化、肝掌、蜘蛛痣在肝硬化各期分布情况分析 | 第44页 |
· 瘀血舌舌质变化、肝掌、蜘蛛痣及联合检测对肝硬化诊断价值的分析 | 第44-45页 |
· 小结 | 第45页 |
·展望 | 第45-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2页 |
附录 | 第52-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