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第10-11页 |
前言 | 第11-13页 |
研究现状、成果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方法 | 第12-13页 |
一、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耐药分析及同源性检测 | 第13-24页 |
1.1 对象和方法 | 第13-17页 |
1.1.1 菌株来源与鉴定 | 第13-14页 |
1.1.2 主要实验仪器与试剂耗材 | 第14页 |
1.1.3 实验方法 | 第14-17页 |
1.2 结果 | 第17-21页 |
1.2.1 药物敏感试验 | 第17-18页 |
1.2.2 41株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ERIC - PCR结果 | 第18-19页 |
1.2.3 41株CR肠杆菌科细菌不同型别在病区分布情况 | 第19-21页 |
1.3 讨论 | 第21-23页 |
1.3.1 41株CRE病原菌、科室分布及标本来源情况 | 第21-22页 |
1.3.2 41株CRE药敏结果分析 | 第22页 |
1.3.3 41株CRE同源性检测结果分析 | 第22-23页 |
1.4 小结 | 第23-24页 |
二、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碳青霉烯酶及β内酰胺酶检测 | 第24-37页 |
2.1 对象和方法 | 第24-28页 |
2.1.1 菌株来源与试剂耗材 | 第24-25页 |
2.1.2 实验方法 | 第25-28页 |
2.2 结果 | 第28-33页 |
2.2.1 改良Hodge实验 | 第28-29页 |
2.2.2 EDTA协同实验 | 第29页 |
2.2.3 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检测结果 | 第29-30页 |
2.2.4 超广谱β内酰胺酶及AmpC酶耐药基因检测结果 | 第30-32页 |
2.2.5 41株CRE菌株表型确证及耐药基因存在情况 | 第32-33页 |
2.3 讨论 | 第33-35页 |
2.3.1 碳青霉烯酶表型确证及基因筛查结果分析 | 第34-35页 |
2.3.2 ESBLs与AmpC酶耐药基因筛查 | 第35页 |
2.4 小结 | 第35-37页 |
三、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外膜孔道蛋白分析 | 第37-55页 |
3.1 对象和方法 | 第37-43页 |
3.1.1 菌株来源与鉴定 | 第37-38页 |
3.1.2 主要仪器与试剂耗材 | 第38页 |
3.1.3 实验流程 | 第38-39页 |
3.1.4 实验方法 | 第39-43页 |
3.2 结果 | 第43-52页 |
3.2.1 外膜蛋白Ompk35及Ompk36基因PCR结果 | 第43-44页 |
3.2.2 外膜蛋白Ompk35及Ompk36基因DNA序列比对结果 | 第44-48页 |
3.2.3 外膜蛋白Ompk35及Ompk36基因荧定量PCR结果 | 第48-52页 |
3.3 讨论 | 第52-54页 |
3.3.1 外膜蛋白OmpK35及OmpK36 PCR结果分析 | 第53页 |
3.3.2 外膜蛋白OmpK35及OmpK36 PCR产物测序结果分析 | 第53页 |
3.3.3 外膜蛋白OmpK35及OmpK36 RT-PCR结果分析 | 第53-54页 |
3.4 小结 | 第54-55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59-60页 |
综述 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机制研究 | 第60-68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个人简历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