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蛋白酪氨酸激酶家族为靶点抗肺癌药物的筛选、设计及活性研究 |
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4-7页 | 引言 | 第7-9页 | 第一章 喹唑啉类EGFR-T790M激酶抑制剂的定量构效关系与分子设计研究 | 第9-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方法 | 第10-15页 | 1.2.1 数据集 | 第10-14页 | 1.2.2 分子结构的构建和分子叠合 | 第14-15页 | 1.2.3 CoMFA模型的构建 | 第15页 | 1.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15-19页 | 1.3.1 CoMFA模型的统计学结果 | 第15-16页 | 1.3.2 CoMFA模型的验证结果 | 第16页 | 1.3.3 CoMFA模型的等势图分析 | 第16-17页 | 1.3.4 设计新的化合物 | 第17-19页 | 1.4 小结 | 第19-20页 | 第二章 Met激酶抑制剂的定量构效关系和分子对接研究 | 第20-32页 | 2.1 研究背景 | 第20-21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21-27页 | 2.2.1 数据集 | 第21-25页 | 2.2.2 分子结构的构建和分子叠合 | 第25-26页 | 2.2.3 CoMSIA模型的构建 | 第26-27页 | 2.2.4 分子对接研究 | 第27页 | 2.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27-31页 | 2.3.1 CoMSIA模型的统计学结果 | 第27-28页 | 2.3.2 CoMSIA模型的验证结果 | 第28-29页 | 2.3.3 CoMSIA模型的等势图分析 | 第29-30页 | 2.3.4 分子对接结果 | 第30-31页 | 2.4 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Syk激酶抑制剂的 3D-QSAR及分子对接研究 | 第32-46页 | 3.1 研究背景 | 第32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32-38页 | 3.2.1 数据集 | 第32-36页 | 3.2.2 分子对接 | 第36-37页 | 3.2.3 分子叠合 | 第37页 | 3.2.4 CoMSIA模型的构建 | 第37-38页 | 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38-44页 | 3.3.1 分子对接结果分析 | 第38-39页 | 3.3.2 CoMSIA模型的统计学结果 | 第39页 | 3.3.3 CoMSIA模型的验证结果 | 第39-40页 | 3.3.4 CoMSIA模型的三维等势图分析 | 第40-42页 | 3.3.5 潜在的Syk激酶抑制剂的筛选 | 第42-44页 | 3.3.6 设计新的化合物 | 第44页 | 3.4 小结 | 第44-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综述 | 第50-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