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2页 |
1.1 引言 | 第10-11页 |
1.2 右旋糖酐(DEXTRAN)和右旋糖酐酶(DEXTRANASE) | 第11-13页 |
1.3 质谱法用于糖类化合物结构解析 | 第13-17页 |
1.3.1 质谱法在糖化合物应用的背景 | 第13-14页 |
1.3.2 液相-质谱法分离、鉴定糖化合物 | 第14-15页 |
1.3.3 串联质谱解析糖链序列 | 第15-17页 |
1.4 离子色谱用于糖类定量分析 | 第17-19页 |
1.5 多糖结构的化学修饰和右旋糖酐寡糖的羧甲基化 | 第19-20页 |
1.6 神经元细胞缺血缺氧损伤 | 第20-21页 |
1.7 本课题的提出与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第二章 右旋糖酐定性分析建立新的方法 | 第22-34页 |
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22-23页 |
2.2 实验内容 | 第23-25页 |
2.2.1 右旋糖酐T-10(Dextran T-10)的酶解 | 第23页 |
2.2.2 HILIC方法建立 | 第23-24页 |
2.2.3 MS和MS/MS方法建立 | 第24-25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5-28页 |
2.3.1 TLC分析 | 第25页 |
2.3.2 UP-HILIC色谱方法优化 | 第25-26页 |
2.3.3 UP-HILIC结合ESI-Q/TOF-MS分析不同降解时间样品 | 第26-27页 |
2.3.4 MS和MS/MS推断酶解产物序列 | 第27-28页 |
2.4 结论 | 第28-34页 |
第三章 右旋糖酐定量分析建立新的方法 | 第34-44页 |
3.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34页 |
3.2 实验内容 | 第34-36页 |
3.2.1 右旋糖酐酶解 | 第34-35页 |
3.2.2 离子色谱分离方法建立 | 第35页 |
3.2.3 阳离子交换脱盐器引入 | 第35页 |
3.2.4 飞行时间质谱方法建立 | 第35-36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6-43页 |
3.3.1 建立HPAEC-PAD-QTOF联用分析平台 | 第36-38页 |
3.3.2 HPAEC-Q/TOF联用中质谱条件优化 | 第38-42页 |
3.3.3 支链度分析 | 第42-43页 |
3.4 结论 | 第43-44页 |
第四章 右旋糖酐羧甲基衍生物药学新应用研究 | 第44-49页 |
4.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44页 |
4.2 不同取代度羧甲基右旋糖酐寡糖制备 | 第44-45页 |
4.2.1 右旋糖酐寡糖制备 | 第44页 |
4.2.2 羧甲基取代反应及不同取代度羧甲基右旋糖酐寡糖样品的制备 | 第44-45页 |
4.2.3 取代度测定 | 第45页 |
4.3 实验方法建立 | 第45-47页 |
4.3.1 实验试剂及药物的配置 | 第45-46页 |
4.3.2 神经元细胞(HT22)培养 | 第46页 |
4.3.3 建立体外神经干细胞缺血缺氧损伤模型的方法 | 第46页 |
4.3.4 细胞分组和处理 | 第46页 |
4.3.5 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存活率 | 第46-47页 |
4.4 结果与讨论 | 第47页 |
4.5 结论 | 第47-49页 |
全文总结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6页 |
缩写词表 | 第56-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著、论文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