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英文缩略词 | 第12-13页 |
1 引言 | 第13-15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5-26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15-18页 |
2.1.1 菌株来源 | 第15页 |
2.1.2 主要试剂 | 第15-16页 |
2.1.3 主要试剂配方 | 第16-17页 |
2.1.4 主要设备和仪器 | 第17-18页 |
2.1.5 生物信息学软件及网络服务器 | 第18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18-24页 |
2.2.1 菌株的复苏与鉴定 | 第18页 |
2.2.2 细菌浊度测定 | 第18-19页 |
2.2.3 药敏试验 | 第19-20页 |
2.2.4 志贺菌DNA的提取 | 第20页 |
2.2.5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志贺菌的耐药基因 | 第20-21页 |
2.2.6 CRISPR/Cas系统的检测 | 第21-24页 |
2.3 CRISPR/Cas与志贺菌耐药关系的分析 | 第24页 |
2.4 接合转移多耐药前后志贺菌CRISPR/Cas系统的变化 | 第24页 |
2.5 诱导多耐药前后志贺菌CRISPR/Cas系统的变化 | 第24-25页 |
2.6 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25-26页 |
3 结果 | 第26-47页 |
3.1 菌株的复苏与鉴定 | 第26页 |
3.2 志贺菌的耐药表型 | 第26页 |
3.3 志贺菌的耐药基因 | 第26-28页 |
3.4 志贺菌中CRISPR/Cas的分布 | 第28-29页 |
3.4.1 CRISPR的检测结果 | 第28页 |
3.4.2 59 株志贺菌中CRISPR/Cas的分布 | 第28-29页 |
3.5 CRISPR/Cas系统与志贺菌耐药的关系 | 第29-38页 |
3.5.1 CRISPR与耐药表型的关系 | 第29-32页 |
3.5.2 CRISPR与耐药基因的关系 | 第32-35页 |
3.5.3 间隔序列与质粒的同源性 | 第35-38页 |
3.6 接合转移多耐药前后志贺菌CRISPR/Cas系统的变化 | 第38-42页 |
3.6.1 接合转移各菌株中CRISPR/Cas系统的PCR扩增结果 | 第38-40页 |
3.6.2 接合转移各菌株中CRISPR/Cas系统的结构 | 第40页 |
3.6.3 接合转移多耐药前后CRISPR/Cas系统的序列变化 | 第40-42页 |
3.7 诱导多耐药前后志贺菌中CRISPR/Cas系统的变化 | 第42-47页 |
3.7.1 诱导多耐药前后各菌株中CRISPR/Cas系统的PCR扩增结果 | 第42-43页 |
3.7.2 诱导多耐药前后各菌株中CRISPR/Cas系统的结构 | 第43-45页 |
3.7.3 诱导多耐药前后CRISPR/Cas系统的序列变化 | 第45-47页 |
4 讨论 | 第47-53页 |
4.1 志贺菌的多耐药性 | 第47页 |
4.2 志贺菌的多耐药机制 | 第47-48页 |
4.3 志贺菌中CRISPR的分布 | 第48-49页 |
4.4 CRISPR/Cas系统与志贺菌耐药的关系 | 第49-51页 |
4.5 接合转移和诱导耐药前后志贺菌CRISPR/Cas系统的变化 | 第51-53页 |
5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综述 | 第58-76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6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附录 | 第78-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