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中英文名词对照 | 第1-5页 |
中文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前言 | 第10-14页 |
心房颤动 | 第10页 |
房颤发生机制 | 第10页 |
房颤与 Cx40 | 第10-11页 |
房颤与 Cx40 基因 | 第11-14页 |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14-20页 |
1.1 研究对象 | 第14-15页 |
1.2 主要仪器和装备 | 第15-16页 |
1.3 血样采集 | 第16页 |
1.4 DNA 提取 | 第16-17页 |
1.5 PCR 引物设计 | 第17页 |
1.6 PCR 扩增 | 第17-19页 |
1.7 基因分型 | 第19页 |
1.8 统计学分析 | 第19-20页 |
2 结果 | 第20-27页 |
2.1 房颤组和对照组临床资料的比较 | 第20页 |
2.2 PCR 结果分析 | 第20-21页 |
2.3 SNP 位点的核苷酸序列分析 | 第21-22页 |
2.4 哈德温伯格平衡检验 | 第22-23页 |
2.5 Cx40 基因 rs10465885 多态性基因分型分析结果 | 第23-24页 |
2.6 Cx40 基因 rs10465885 多态性基因频率比较结果 | 第24-25页 |
2.7 房颤危险因素的非条件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 | 第25-26页 |
2.8 GJA5 基因 rs10465885 基因分型与左房内径的关系 | 第26-27页 |
3 讨论 | 第27-32页 |
3.1 Cx40 基因 rs10465885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房颤的关联 | 第27-29页 |
3.2 房颤的临床危险因素匹配 | 第29-30页 |
3.3 左房内径与房颤以及 Cx40 基因分型的关联 | 第30-32页 |
结论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8页 |
综述 | 第38-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6页 |
在校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