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31页 |
1.1 引言 | 第11-12页 |
1.2 相变材料 | 第12-17页 |
1.2.1 相变储能材料的定义 | 第12页 |
1.2.2 相变储能材料的热力学特点 | 第12页 |
1.2.3 相变储能材料的分类 | 第12-17页 |
1.3 微胶囊相变储能材料 | 第17-28页 |
1.3.1 微胶囊相变储能材料概述 | 第17-18页 |
1.3.2 微胶囊相变储能材料芯材与壁材的选取 | 第18-20页 |
1.3.3 微胶囊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方法 | 第20-25页 |
1.3.4 微胶囊相变材料的应用 | 第25-28页 |
1.4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8-31页 |
1.4.1 选题意义 | 第28页 |
1.4.2 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8-29页 |
1.4.3 课题的创新之处 | 第29-30页 |
1.4.4 课题的项目资助 | 第30-31页 |
第二章 原位界面缩聚法合成二氧化硅包覆正十四烷微胶囊相变材料 | 第31-49页 |
2.1 实验部分 | 第31-36页 |
2.1.1 主要实验原料 | 第31页 |
2.1.2 主要实验仪器 | 第31-32页 |
2.1.3 实验过程 | 第32-33页 |
2.1.4 合成机理 | 第33-35页 |
2.1.5 SiO_2@Tet微胶囊相变材料的表征及性能分析 | 第35-36页 |
2.2 二氧化硅包覆正十四烷微胶囊相变材料聚合反应条件讨论 | 第36-42页 |
2.2.1 PVA/表面活性剂质量比 | 第36-38页 |
2.2.2 表面活性剂用量 | 第38-40页 |
2.2.3 芯材与TEOS质量比 | 第40-41页 |
2.2.4 NaCl的影响 | 第41-42页 |
2.3 二氧化硅包覆正十四烷微胶囊相变材料的结构表征及性能测试 | 第42-48页 |
2.3.1 DSC分析 | 第42-43页 |
2.3.2 TG分析 | 第43-44页 |
2.3.3 热导率分析 | 第44-45页 |
2.3.4 FTIR分析 | 第45-46页 |
2.3.5 XRD分析 | 第46页 |
2.3.6 SEM-EDS分析 | 第46-48页 |
2.4 小结 | 第48-49页 |
第三章 自组装法合成碳酸钙包覆正十四烷微胶囊相变材料 | 第49-64页 |
3.1 实验部分 | 第49-51页 |
3.1.1 主要实验原料 | 第49页 |
3.1.2 主要实验仪器 | 第49页 |
3.1.3 实验过程 | 第49-50页 |
3.1.4 合成机理 | 第50页 |
3.1.5 样品表征 | 第50-51页 |
3.2 反应条件讨论 | 第51-57页 |
3.2.1 芯壳质量比 | 第51-53页 |
3.2.2 模板剂配比 | 第53-55页 |
3.2.3 模板剂用量 | 第55-57页 |
3.3 CaCO_3@Tet微胶囊相变材料结构表征及性能测试 | 第57-63页 |
3.3.1 DSC分析 | 第57-58页 |
3.3.2 TG分析 | 第58-59页 |
3.3.3 热导率分析 | 第59-60页 |
3.3.4 FTIR分析 | 第60-61页 |
3.3.5 XRD分析 | 第61页 |
3.3.6 SEM-EDS分析 | 第61-63页 |
3.4 小结 | 第63-64页 |
结论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附件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