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网

基于信息技术的中学地理协作学习实验与研究

硕士博士毕业论文站内搜索    
分类:教育论文网→科学文化教育体育论文→各级教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历史、地理论文地理论文
基于信息技术的中学地理协作学习实验与研究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第1-3 页
英文摘要第3-4 页
中文文摘第4-11 页
导言第11-13 页
第一章 协作学习的概述第13-16 页
  一、协作学习的概念、要素及模式第13-14 页
    1、协作学习的基本概念第13 页
    2、协作学习的基本要素第13-14 页
    3、协作学习的基本模式第14 页
  二、协作学习的基本原则第14-16 页
    1、平等关系原则第14-15 页
    2、互相依赖原则第15 页
    3、积极互动原则第15 页
    4、全面发展原则第15 页
    5、合理评价原则第15-16 页
第二章 基于信息技术的协作学习第16-21 页
  一、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协作学习第16 页
    1、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第16 页
    2、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第16 页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协作学习的特点第16-17 页
    1、交互性第16-17 页
    2、协作性第17 页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协作学习的理论基础第17-19 页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17-18 页
    2、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第18-19 页
  四、信息技术环境下协作学习与传统课堂环境下协作学习的比较第19-21 页
    1、我国传统课堂环境下的协作学习第19 页
    2、信息技术环境下协作学习的优点第19-21 页
第三章 信息技术与中学地理协作学习有效整合的研究第21-35 页
  一、信息技术与中学地理协作学习有效整合的可行性第21-23 页
    1、中学地理课程改革的需要第21-22 页
    2、信息技术本身的优势第22-23 页
  二、信息技术与中学地理协作学习有效整合的必要性第23-27 页
    1、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分析第23-24 页
    2、学生地理知识掌握的分析第24-26 页
    3、学生地理学习习惯的分析第26-27 页
  三、信息技术与中学地理协作学习有效整合的基本模式第27-29 页
    1、课堂竞争模式和自由竞争模式第28 页
    2、协同合作模式和伴学合作模式第28 页
    3、相长模式和顾问模式第28-29 页
  四、信息技术与中学地理协作学习有效整合的评价机制第29-30 页
    1、评价的内容第29-30 页
    2、评价者第30 页
    3、评价的方法第30 页
  五、信息技术与中学地理协作学习有效整合的方法和步骤第30-35 页
    1、建设和发展信息技术环境第30 页
    2、收集与开发教学软件资源第30-32 页
    3、掌握和搞好教学设计工作第32-35 页
第四章 基于信息技术的中学地理协作学习的教学实验第35-48 页
  一、实验开展条件第35 页
    1、客观条件第35 页
    2、主观条件第35 页
  二、实验设计方案第35-37 页
    1、指导思想第35 页
    2、实验目的第35-36 页
    3、实验方法第36 页
    4、实验对象第36 页
    5、实验时间第36-37 页
    6、实验因子第37 页
  三、实验准备阶段第37-39 页
    1、确定任务第37 页
    2、进行动员第37-38 页
    3、形成小组第38 页
    4、创设环境第38-39 页
  四、实验开展过程第39-44 页
    1、明确任务第40 页
    2、小组计划第40 页
    3、协作研究第40-42 页
    4、成果汇总第42-44 页
    5、最终评价第44 页
  五、实验结果分析第44-48 页
    1、对提高学生地理学习成绩的考察第44-45 页
    2、对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考察第45-46 页
    3、对发展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考察第46-48 页
第五章 结论第48-50 页
  一、本实验研究的结论第48 页
  二、本实验研究的创新点第48-49 页
  三、本实验研究的局限性第49-50 页
第六章 关于开展基于信息技术的地理协作学习的思考第50-53 页
  一、教育体制和教学环境第50 页
  二、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的整合第50-51 页
  三、教师和学生角色的转变和发展第51 页
  四、信息技术的作用第51-52 页
  五、评价机制的改变第52-53 页
第七章 结束语第53-54 页
注释第54-55 页
参考文献第55-57 页
附录一:学生地理学习状况问卷调查表第57 页
附录二:实验组学生对信息技术在中学地理学习中作用的评价调查表第57-58 页
福建师范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第58-59 页
致谢第59页

本篇论文共59页,点击这进入下载页面
 
更多论文
基于信息技术的中学地理协作学习实
论中学地理教育中学生环境意识的提
义务教育7~9年级地理课程资源库建
GIS在中学地理地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学地理教学中应用GIS的实践与探索
案例教学与中学生地理科学素养的培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情景要素库建设研
高中地理“自主、互动、创新”教学
增强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的探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政治课人文教育
中学生道德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教育理念转变中的中学德育若干思考
互联网时代的媒介环境与未成年人成
中学思想政治课课堂文化的反思与重
初中思想品德课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
初中思想政治课进行合作学习的探索
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
论生命教育的背景及实施
论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资源的开发和
略论互联网时代的高中思想政治教育
从政治科研究性学习看高中生问题意
论武警学员人文精神的培育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与对策研
论新时期青少年的义利观教育
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
中学环境道德教育研究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三模块”教学
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与构建和谐师生
军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员敬业精神及其
关于我国中学生命教育问题的思考
论现代教育背景下思想政治课灌输教
高职生性道德现状及其教育对策研究
中学德育应加强民族精神教育
高等职业院校创业教育的新探索
中小学生闲暇生活中的德育问题探析
论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校本课程的开发
新时期坚持“以人为本”的青少年价
军校主体性德育问题研究
依据认知规律实现母语教学的工具性
中学古典诗歌教学若干问题探讨
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初探
初中新课程阅读、目标及考评三维度
地方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试论校本语文课程开发的若干问题
中学语文鉴赏性阅读教学刍论
学生心理差异与作文教学
四大名著作为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
中职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综论
厦门市2001-2004年中考语文阅读自主
生生“合作—互动”作文评改教学初
高中阶段文学鉴赏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中学语文教育中的影视教育
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建构 策略 评价
高中语文阅读策略训练研究
加强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多元有界的阅读理论视野中的鲁迅小
试论应用写作主体素养的建构--高职
接受视野中的中学诗歌教学
立足文本指向三维:高考现代文阅读
福州中职学校语文口语训练探索
从学术论坛到中学讲台--谈孙绍振教
中学语文延伸阅读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中学语文说、写互动教学初探
建构独树一帜的语文教材体系--北师
莆仙家庭语言教育与学校普通话推广
高中文学作品鉴赏教学探究
对中学生作文中“失真”问题的探究
地方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
在读书笔记中实现自由读写的结合--
打破沉寂:《女勇士》与《喜福会》
敌敌畏和丁草胺对斑腿泛树蛙蝌蚪的
废旧橡胶(WTR)的超细粉碎及WTR/P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发展理论及其意义
日据台湾时期“皇民化运动”之嬗变
都市报新闻组版研究
WDM光网络动态业务流量的可重构疏导
基于方向耦合器耦合波分析的一种新
稀土掺杂聚合物光纤的光辐射特性
圆光波导远场衍射特性及模场直径测
鼻咽癌荧光分光定位系统信号处理软
鼻咽癌荧光光谱定位系统光电信号的
基于嵌入式的光电检测系统研究
光纤对接耦合理论分析的新方法
量子隐形传态的理论研究与实现方案
新闻话语与意识形态
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经济学研究
我国软件产业的反垄断问题研究
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自适应水印
基于分簇和跨层协作的无线Ad Hoc网
基于B样条方法和Radon变换的图像水
基于纠错码的水印技术研究
移动Ad Hoc网络节点协作性的安全研
基于GIS的人口统计数据空间化及信息
 
信息技术论文 协作学习论文 中学地理论文
版权申明:目录由用户聂**提供,www.51papers.com仅收录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这篇论文目录请点击这里
|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站内搜索引擎||站点地图||在线购卡|
版权所有 教育论文网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