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研究 |
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4页 | 导论 | 第14-19页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4-15页 | 第二节 研究动态 | 第15-17页 | 一、草原丝绸之路的历史研究 | 第15-16页 | 二、草原丝绸之路的路线及沿途节点研究 | 第16页 | 三、草原丝绸之路的考古学研究 | 第16-17页 | 四、草原丝绸之路民族与文化研究 | 第17页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第四节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8页 | 第五节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18-19页 | 第一章 草原丝绸之路的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19-30页 | 第一节 草原丝绸之路的界定及历史发展脉络 | 第19-24页 | 一、草原丝绸之路的界定 | 第19-21页 | 二、草原丝绸之路的历史发展脉络 | 第21-24页 | 第二节 草原丝绸之路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4-30页 | 一、地缘经济学概念 | 第24-25页 | 二、地缘经济学产生的背景及研究学派 | 第25-27页 | 三、地缘经济学相关理论 | 第27-30页 | 第二章 草原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现状 | 第30-42页 | 第一节 草原丝绸之路中国段发展现状 | 第30-32页 | 一、中国经济概况 | 第30-31页 | 二、中国产业结构分析 | 第31-32页 | 第二节 草原丝绸之路蒙古国段发展现状 | 第32-37页 | 一、蒙古国经济概况 | 第32-33页 | 二、蒙古国产业结构分析 | 第33-34页 | 三、中蒙经贸关系概况 | 第34-37页 | 第三节 草原丝绸之路俄罗斯段发展现状 | 第37-42页 | 一、俄罗斯经济概况 | 第37-38页 | 二、俄罗斯产业结构分析 | 第38-39页 | 三、中俄经贸关系概况 | 第39-42页 | 第三章 草原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的影响因素 | 第42-51页 | 第一节 政治外交因素 | 第42-45页 | 一、中蒙政治外交概况 | 第42-43页 | 二、中俄政治外交概况 | 第43-45页 | 第二节 经济因素 | 第45-47页 | 第三节 文化因素 | 第47-51页 | 一、中蒙文化交流 | 第47-49页 | 二、中俄文化交流 | 第49-51页 | 第四章 内蒙古在草原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战略定位及发展方向 | 第51-59页 | 第一节 内蒙古在草原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战略定位 | 第51-53页 | 一、草原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内蒙古所具备的基础条件 | 第51-52页 | 二、草原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内蒙古的战略定位 | 第52-53页 | 第二节 内蒙古经济发展现状 | 第53-56页 | 一、内蒙古经济总量分析 | 第53-54页 | 二、内蒙古产业结构分析 | 第54-55页 | 三、内蒙古对外贸易分析 | 第55-56页 | 第三节 内蒙古草原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发展方向 | 第56-59页 | 一、国际交流核心区 | 第56-57页 | 二、交通枢纽核心区 | 第57-58页 | 三、物流服务核心区 | 第58-59页 | 第五章 “一带一路”背景下草原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59-62页 | 一、完善法律法规,建立贸易机制 | 第59-60页 | 二、发掘自身优势,深化产业合作 | 第60页 | 三、推进金融合作,抵御金融风险 | 第60-61页 | 四、增进人文交流,推动科技合作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7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