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24页 |
· 纳米粒子概述 | 第10-12页 |
· 纳米材料的定义 | 第10-11页 |
· 纳米粒子的理化性质 | 第11-12页 |
· 四种纳米粒子的简介 | 第12-19页 |
· 纳米 ZnS | 第12-13页 |
· 纳米 Al_2O_3 | 第13-15页 |
· 纳米 ZnCO_3 | 第15-16页 |
· 纳米 SiO_2 | 第16-19页 |
· 目标分子概述 | 第19-20页 |
· 蛋白质 | 第19-20页 |
· 牛血清白蛋白(BSA) | 第20页 |
· 纳米材料入侵人体主要途径 | 第20-21页 |
· 呼吸摄入 | 第20-21页 |
· 皮肤吸收 | 第21页 |
· 肠胃吸收 | 第21页 |
· 注射摄取 | 第21页 |
· 研究方法与技术简介 | 第21-23页 |
· 共振光散射 | 第21页 |
· 荧光光谱 | 第21-22页 |
· 紫外吸收光谱 | 第22页 |
· 电化学技术 | 第22页 |
· 圆二色谱 | 第22-23页 |
· 本论文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 研究目的 | 第23页 |
· 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第2章 纳米粒子硫化锌 ZNS 对 BSA 毒性作用研究 | 第24-33页 |
· 引言 | 第24页 |
· 试验部分 | 第24-25页 |
· 实验仪器 | 第24页 |
· 试剂 | 第24-25页 |
· 实验方法 | 第25-26页 |
· RLS 光谱 | 第25页 |
· 荧光光谱 | 第25页 |
· 紫外光谱 | 第25页 |
· 圆二色谱 | 第25页 |
· 循环伏安法 | 第25-26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6-31页 |
· ZnS 对 BSA 毒性反应的光谱特征及机理探讨 | 第26-30页 |
· ZnS 对 BSA 毒性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30-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第3章 纳米粒子氧化铝 AL_2O_3对 BSA 毒性作用研究 | 第33-41页 |
· 引言 | 第33页 |
· 试验部分 | 第33-34页 |
· 实验仪器 | 第33页 |
· 试剂 | 第33-34页 |
· 实验方法 | 第34-35页 |
· RLS 光谱 | 第34页 |
· 荧光光谱 | 第34页 |
· 紫外光谱 | 第34页 |
· 圆二色谱 | 第34页 |
· 循环伏安法 | 第34-35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5-40页 |
· Al_2O_3对 BSA 毒性反应的光谱特征及机理探讨 | 第35-38页 |
· Al_2O_3对 BSA 毒性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38-40页 |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4章 纳米粒子碳酸锌 ZNCO_3对 BSA 毒性作用研究 | 第41-49页 |
· 引言 | 第41页 |
· 试验部分 | 第41-42页 |
· 实验仪器 | 第41页 |
· 试剂 | 第41-42页 |
· 实验方法 | 第42-43页 |
· RLS 光谱 | 第42页 |
· 荧光光谱 | 第42页 |
· 紫外光谱 | 第42页 |
· 圆二色谱 | 第42页 |
· 循环伏安法 | 第42-4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3-48页 |
· ZnCO_3对 BSA 毒性反应的光谱特征及机理探讨 | 第43-46页 |
· ZnCO_3对 BSA 毒性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46-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5章 纳米粒子二氧化硅 SIO_2对 BSA 损伤作用的研究 | 第49-57页 |
· 引言 | 第49页 |
· 试验部分 | 第49-50页 |
· 实验仪器 | 第49页 |
· 试剂 | 第49-50页 |
· 实验方法 | 第50-51页 |
· RLS 光谱 | 第50页 |
· 荧光光谱 | 第50页 |
· 紫外光谱 | 第50页 |
· 圆二色谱 | 第50页 |
· 循环伏安法 | 第50-5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1-56页 |
· SiO_2对 BSA 毒性反应的光谱特征及机理探讨 | 第51-55页 |
· SiO_2对 BSA 毒性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55-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57-59页 |
· 主要结论 | 第57-58页 |
· 纳米 ZnS 对 BSA 毒性作用 | 第57页 |
· 纳米 Al_2O_3对 BSA 毒性作用 | 第57页 |
· 纳米 ZnCO_3对 BSA 毒性作用 | 第57页 |
· 纳米 SiO_2对 BSA 毒性作用 | 第57-58页 |
· 工作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7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