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2页 |
第一节 重要概念的界定和澄清 | 第9-10页 |
一、 灾难性事件的定义和分类 | 第9页 |
二、 灾难性新闻报道的定义和特点 | 第9-10页 |
第二节 我国灾难性新闻报道的媒介镜像研究 | 第10-16页 |
一、 角度与内容的选择——媒介镜像所表象的真实 | 第10-11页 |
二、 我国灾难性新闻报道的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三、 我国网络媒体灾难性报道的研究 | 第13-16页 |
第二节 本次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6-19页 |
一、 贝特森的“心理框架” | 第16页 |
二、 高夫曼的《框架分析》 | 第16页 |
三、 “新闻框架” | 第16-17页 |
四、 吉特林与他的《新左派运动的媒介镜像》 | 第17-19页 |
第三节 研究问题和研究设计 | 第19-22页 |
一、 研究问题 | 第19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9页 |
三、 媒体选择 | 第19-20页 |
四、 灾难性事件的选择 | 第20页 |
五、 时间选择 | 第20页 |
六、 抽样 | 第20-21页 |
七、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第二章 新浪网对汶川地震和智利地震的新闻报道框架分析 | 第22-30页 |
第一节 总体概况分析 | 第22-23页 |
第二节 新浪网对于汶川地震和智利地震的网络新闻报道的共时性分析 | 第23-30页 |
一、 新闻内容的分析 | 第23-27页 |
二、 关于新闻立场的分析 | 第27-28页 |
三、 关于新闻报道的信息来源分析 | 第28-29页 |
四、 关于新闻报道的体裁分析 | 第29-30页 |
第三章 新浪网对两次灾难性报道的话语框架分析 | 第30-35页 |
第一节 新浪网在“灾情报道”中的新闻话语分析 | 第30-33页 |
一、 在“2.27 智利地震”中对“灾情报道”的新闻话语分析 | 第30-32页 |
二、 在“5.12 汶川地震”中对“灾情报道”的新闻话语分析 | 第32-33页 |
第二节 新浪网在“救灾报道“中的新闻话语分析 | 第33-35页 |
一、 在“2.27 智利地震”中对“救灾报道”的新闻话语分析 | 第33-34页 |
二、 在“5.12 汶川地震”中对“救灾报道”的新闻话语分析 | 第34-35页 |
第四章 中国网络媒体对国内外自然性灾难事件新闻报道的媒介镜像 | 第35-38页 |
第一节 媒介镜像的呈现 | 第35-36页 |
第二节 当前我国网络媒体对于自然性灾难事件报道的媒介镜像中存在的问题 | 第36-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附录 | 第41-47页 |
附录一 新浪网关于“5、12 汶川地震”的网络新闻报道样本(新闻标题) | 第41-44页 |
附录二 新浪网关于“2.27 智利地震”的网络新闻报道样本(新闻标题) | 第44-47页 |
后记 | 第47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