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研究 |
论文目录 | | 中文摘要 | 第1-5
页 | Abstract | 第5-8
页 | 导论 | 第8-15
页 | (一) 选题背景 | 第8
页 | (二)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10
页 | (三) 研究综述 | 第10-13
页 | (四) 理论分析工具 | 第13-14
页 | (五)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4-15
页 | 一、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的理论基础 | 第15-20
页 | (一) 相关概念 | 第15-17
页 | 1、突发事件 | 第15
页 | 2、高校突发事件 | 第15-16
页 | 3、应急管理机制 | 第16-17
页 | (二) 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的功能 | 第17-18
页 | 1、预防功能 | 第17
页 | 2、规范功能 | 第17
页 | 3、稳定功能 | 第17
页 | 4、协调功能 | 第17
页 | 5、发展功能 | 第17-18
页 | (三) 构建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的原则 | 第18-20
页 | 1、生命安全第一位原则 | 第18-19
页 | 2、快速反应原则 | 第19
页 | 3、冷静、合理、合法原则 | 第19
页 | 4、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原则 | 第19-20
页 | 二、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第20-27
页 | (一) 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的现状 | 第20-22
页 | 1、组织指挥系统方面 | 第20
页 | 2、预防准备方面 | 第20-21
页 | 3、信息监测与报告方面 | 第21
页 | 4、应急处理系统方面 | 第21-22
页 | (二) 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 | 第22-23
页 | 1、突发性事件应对教育缺失,预警机制不受重视 | 第22
页 | 2、办学规模扩大,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滞后 | 第22-23
页 | 3、以预防为主的突发事件预防组织体系和制度缺失 | 第23
页 | (三) 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3-27
页 | 1、应急管理理念缺乏 | 第23
页 | 2、应急管理缺乏制度保障 | 第23-24
页 | 3、应急管理能力比较低 | 第24
页 | 4、应急管理行为不规范 | 第24-25
页 | 5、沿用"事后动员型"模式,管理方式落后 | 第25
页 | 6、参与主体不足,未形成大社区应急管理机制 | 第25
页 | 7、心理干预缺失,不能为应急管理提供心理支持 | 第25-27
页 | 三、完善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的对策 | 第27-33
页 | (一) 完善预警机制 | 第27-28
页 | (二) 完善决策机制 | 第28-29
页 | (三) 完善应急动员和保障机制 | 第29
页 | (四) 完善心理干预机制 | 第29-31
页 | (五) 更新信息沟通机制 | 第31-32
页 | (六) 健全新闻发言人机制 | 第32-33
页 | 结论 | 第33-34
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
页 | 致谢 | 第36
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