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组化检测胃癌淋巴结微转移的临床病理研究 |
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前言 | 第10-1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4-17页 | 1. 一般资料 | 第14页 | 2. 材料 | 第14-15页 | · 主要试剂 | 第14页 | · 主要仪器 | 第14-15页 | 3 方法过程 | 第15-16页 | · 免疫组化方法 | 第15页 | · 载玻片的处理 | 第15页 | · 切片的制备 | 第15页 | · 免疫组化操作步骤 | 第15-16页 | 4 结果判定 | 第16页 | 5 随访 | 第16页 | 6 统计学分析 | 第16-17页 | 结果 | 第17-22页 | 1. CK,CEA 和EMA 在pT1-3N0 胃癌组织中的表达 | 第17页 | 2. CK,CEA 和EMA 在pT1-3N0 胃癌淋巴结中的表达 | 第17页 | 3. 胃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与CK,CEA 和EMA 表达的关系 | 第17-19页 | 4. 胃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与无瘤生存率的关系 | 第19-20页 | 5. 胃癌患者淋巴结中CK,CEA 和EMA 表达对无瘤生存率的影响 | 第20-21页 | 6. 根据免疫组化结果重新分期 | 第21-22页 | 讨论 | 第22-30页 | 1. 胃癌淋巴结微转移检侧方法及评价 | 第22-24页 | 2. 胃癌淋巴结微转移检出率 | 第24-25页 | 3. 肿瘤微转移检测的临床意义 | 第25-27页 | · 微转移与临床肿瘤分期 | 第25页 | · 微转移与临床治疗策略 | 第25-27页 | 4. CK,CEA,EMA 检测在胃癌淋巴结微转移的临床应用 | 第27-28页 | 5. 胃癌淋巴结微转移检侧的意义 | 第28-29页 | 6. 微转移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29-30页 | 小结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42页 | 附图 | 第42-45页 | 综述:胃癌微转移及其肿瘤标志物研究进展 | 第45-65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5页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65-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项目 | 第66-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
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