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8
页 |
ABSTRACT | 第8-10
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4
页 |
1 概述 | 第10-12
页 |
· 国外农药施用及安全性评价的现状 | 第10-11
页 |
· 国内农药施用及安全性评价的现状 | 第11-12
页 |
2 农药安全性评价研究进展 | 第12-20
页 |
· 农药卫生毒理安全性评 | 第12-13
页 |
· 农药环境行为 | 第13-14
页 |
· 农药在土壤中行为 | 第13-14
页 |
· 农药生态效应 | 第14-20
页 |
· 农药对蜜蜂的影响 | 第15
页 |
· 农药对家蚕的影响 | 第15-16
页 |
· 农药对甲壳类和鱼类的的影响 | 第16-17
页 |
· 农药对鸟类的影响 | 第17-18
页 |
· 农药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第18
页 |
· 农药对其它生物的影响 | 第18-19
页 |
· 农药在生物体的富集及残留 | 第19-20
页 |
3.酶在农药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第20-23
页 |
· 生物标志物与农药安全性评价 | 第20
页 |
· 与农药有关的靶标酶和解毒酶 | 第20-23
页 |
· 乙酰胆碱酯酶 | 第20-21
页 |
· 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 | 第21-22
页 |
· 羧酸酯酶 | 第22
页 |
· 谷光甘肽转移酶 | 第22-23
页 |
4.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3-24
页 |
第二章 三种农药对家蚕和河虾的安全性评价 | 第24-32
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5-26
页 |
· 供试生物 | 第25
页 |
· 供试药剂 | 第25
页 |
· 试验方法 | 第25-26
页 |
· 农药对家蚕急性毒性测定方法 | 第25-26
页 |
· 农药对河虾急性毒性测定方法 | 第26
页 |
· 结果处理 | 第26
页 |
2.结果与分析 | 第26-29
页 |
· 农药对家蚕的安全性评价 | 第26-29
页 |
· 农药对河虾的安全性评价 | 第29
页 |
3 讨论 | 第29-32
页 |
· 农药对家蚕的安全性评价 | 第30
页 |
· 农药对河虾的安全性评价 | 第30-32
页 |
第三章 毒死蜱和氟虫腈对河虾谷光甘肽转移酶(GSTS)的影响 | 第32-40
页 |
1.供试生物及器材 | 第33-35
页 |
· 供试生物 | 第33
页 |
· 供试药剂及器材 | 第33-34
页 |
· 供试试剂 | 第33
页 |
· 试剂配制 | 第33-34
页 |
· 供试器材 | 第34
页 |
· 试验方法 | 第34-35
页 |
· 试验环境 | 第34
页 |
· 农药对河虾的毒性测定 | 第34
页 |
· 酶活测定及动力学参数的测定 | 第34-35
页 |
· 结果处理 | 第35
页 |
2.结果与分析 | 第35-36
页 |
· 以CDNB为底物毒死蜱和氟虫腈对GSTs酶的影响 | 第35-36
页 |
· 毒死蜱对河虾体内GSTs酶活及其动力学常数的影响 | 第35
页 |
· 氟虫腈对河虾体内GSTs酶活及其动力学常数的影响 | 第35-36
页 |
· 以DCNB为底物毒死蜱和氟虫腈对GSTs酶的影响 | 第36
页 |
· 毒死蜱对河虾体内GSTs酶活及其动力学常数的影响 | 第36
页 |
· 氟虫腈对河虾体内GSTs酶活及其动力学常数的影响 | 第36
页 |
3 讨论 | 第36-40
页 |
第四章 羧酸酯酶和谷光甘肽转移酶在农药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初探 | 第40-46
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1-43
页 |
· 供试生物 | 第41
页 |
· 供试药剂及器材 | 第41
页 |
· 供试药剂 | 第41
页 |
· 器材 | 第41
页 |
· 试验方法 | 第41-43
页 |
· 试验环境 | 第41
页 |
· 农药亚致死剂量处理 | 第41-42
页 |
· 酶活测定 | 第42-43
页 |
2.结果与分析 | 第43-45
页 |
· 阿维菌素对河虾体内羧酸酯酶和谷光甘肽转移酶活力的影响 | 第43-44
页 |
· 三唑磷对河虾体内羧酸酯酶和谷光甘肽转移酶活力的影响 | 第44-45
页 |
3.讨论 | 第45-46
页 |
全文总结 | 第46-47
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4
页 |
致谢 | 第54-55
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5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