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5
页 |
ABSTRACT | 第5-11
页 |
第1章 化学计量学在速差动力学分析中的应用与进展 | 第11-25
页 |
1 引言 | 第11-12
页 |
2 两点及多点数据方法 | 第12
页 |
3 卡尔曼滤波法 | 第12-13
页 |
4 H点标准加入法 | 第13
页 |
5 平均中心化—比例动力学谱法 | 第13
页 |
6 多元线性回归校正法 | 第13-14
页 |
7 基于因子分析的多元校正方法 | 第14-15
页 |
8 协同效应的校正方法 | 第15-16
页 |
9 人工神经网络 | 第16-17
页 |
10 计算机的应用 | 第17
页 |
11 结语 | 第17
页 |
12 参考文献 | 第17-25
页 |
第2章 连串反应-动力学分光光度法结合化学计量学同时测定碘酸根和高碘酸根 | 第25-44
页 |
1 引言 | 第25-26
页 |
2 理论背景 | 第26-31
页 |
· 反应机理和速差动力学理论基础 | 第26-29
页 |
· 多元校正和人工神经网络 | 第29-31
页 |
3 实验部分 | 第31
页 |
· 仪器和试剂 | 第31
页 |
· 实验步骤 | 第31
页 |
4 结果与讨论 | 第31-39
页 |
· 吸收光谱和动力学曲线 | 第31-32
页 |
· 硫酸的浓度影响 | 第32
页 |
· 碘化钾的浓度影响 | 第32-33
页 |
· 淀粉的浓度影响 | 第33
页 |
· 氯化钠的浓度影响 | 第33-34
页 |
· 温度的影响 | 第34-35
页 |
· 碘酸根和高碘酸根的线性范围及工作曲线 | 第35-36
页 |
· 碘酸根和高碘酸根合成样品的同时测定 | 第36-38
页 |
· 干扰实验 | 第38-39
页 |
5 实际样品测定 | 第39-41
页 |
· 实际样品预处理 | 第39
页 |
· 样品中碘酸根和高碘酸根的测定 | 第39-41
页 |
6 结论 | 第41
页 |
7 参考文献 | 第41-44
页 |
第3章 多组分动力学分光光度法结合化学计量学同时测定食品中五种合成食用色素 | 第44-63
页 |
1 引言 | 第44-45
页 |
2 方法原理 | 第45-49
页 |
· 多组分动力学理论基础 | 第45-46
页 |
· 迭代目标转换因子分析(Iterative Target Transformation Factor Analysis) | 第46-48
页 |
· 局部加权回归(Locally Weighted Regression) | 第48
页 |
· 无用变量消除-偏最小二乘(Uninformation Variable Elimination-Partial Least Squares) | 第48
页 |
· 小波包变换(Wavelet Packet Transform) | 第48-49
页 |
3 实验部分 | 第49
页 |
· 试剂和仪器 | 第49
页 |
· 实验步骤 | 第49
页 |
4 结果与讨论 | 第49-58
页 |
· 吸收光谱和动力学曲线 | 第49-50
页 |
· 实验条件的选择 | 第50-51
页 |
· 苋菜红、胭脂红、日落黄、柠檬黄和亮蓝的线性范围及工作曲线 | 第51-53
页 |
· 苋菜红、胭脂红、日落黄、柠檬黄和亮蓝合成样品的同时测定 | 第53-58
页 |
· 共存成分的影响 | 第58
页 |
5 实际样品测定 | 第58-59
页 |
· 实际样品预处理 | 第58-59
页 |
· 实际样品中苋菜红、胭脂红、日落黄、柠檬黄和亮蓝的同时测定 | 第59
页 |
6 结论 | 第59-61
页 |
7 参考文献 | 第61-63
页 |
第4章 动力学分光光度法结合化学计量学同时测定药物和人血清中培氟沙星和诺氟沙星 | 第63-73
页 |
1 引言 | 第63-64
页 |
2 实验部分 | 第64-65
页 |
· 试剂和仪器 | 第64
页 |
· 实验步骤 | 第64-65
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65-70
页 |
· 吸收光谱 | 第65
页 |
· 反应动力学 | 第65-66
页 |
· 实验条件的选择 | 第66-67
页 |
· 培氟沙星和诺氟沙星的线性范围及工作曲线 | 第67-69
页 |
· 培氟沙星和诺氟沙星合成样品的同时测定 | 第69-70
页 |
· 干扰实验 | 第70
页 |
4 实际样品测定 | 第70-71
页 |
· 实际样品预处理 | 第70
页 |
· 实际样品中培氟沙星和诺氟沙星的同时测定 | 第70-71
页 |
5 结论 | 第71-72
页 |
6 参考文献 | 第72-73
页 |
第5章 化学计量学-动力学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药物和人尿中异烟肼和利福平 | 第73-97
页 |
1 引言 | 第73-74
页 |
2 化学计量学原理 | 第74-79
页 |
· 卡尔曼滤波(Kalman Filter) | 第74-75
页 |
· 岭回归(Ridge Regression) | 第75
页 |
· 偏最小二乘法1(Partial Least Squares 1)和偏最小二乘法2(Partial Least Squares2) | 第75-76
页 |
· 全局-径向基函数-人工神经网络(Global-Radial Basis Function-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单个-径向基函数-人工神经网络(Single-Radial Basis Function-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全局-主成分-径向基函数-人工神经网络(Global-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Radial | 第76-77
页 |
· 多准则决策法:PROMETHEE和GAIA分析 | 第77-79
页 |
3 实验部分 | 第79
页 |
· 试剂和仪器 | 第79
页 |
· 实验步骤 | 第79
页 |
4 结果与讨论 | 第79-91
页 |
· 吸收光谱和动力学曲线 | 第79-80
页 |
· 实验条件的选择 | 第80-81
页 |
· 异烟肼和利福平单组分的线性范围及工作曲线 | 第81-82
页 |
· 异烟肼和利福平合成样品的同时测定 | 第82-90
页 |
· 共存成分的影响 | 第90-91
页 |
5 实际样品测定 | 第91-92
页 |
· 实际样品预处理 | 第91
页 |
· 实际样品中异烟肼和利福平的同时测定 | 第91-92
页 |
6 结论 | 第92-93
页 |
7 参考文献 | 第93-97
页 |
致谢 | 第97-98
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98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