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地税系统税收文化建设的理论思考与对策 |
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导论 | 第8-12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 推动税收管理发展 | 第9页 | · 建立新型征纳关系 | 第9页 | · 提高税务机关人员素质 | 第9-10页 | · 打造"和谐诚信"的地税团队 | 第10页 | · 研究的结构与方法 | 第10-12页 | · 研究结构 | 第10-11页 |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第2章税 收文化建设的理论概述 | 第12-23页 | · 文化的基本概念 | 第12-13页 | · 税收文化的涵义和特点 | 第13-17页 | · 税收文化的涵义 | 第13-15页 | · 税收文化的特点 | 第15-17页 | · 税收文化建设的内容和层次 | 第17-20页 | · 税收物质文化 | 第17页 | · 税收行为文化 | 第17-18页 | · 税收精神文化 | 第18-20页 | · 税收文化的功能 | 第20-23页 | · 导向功能 | 第20-21页 | · 凝聚功能 | 第21页 | · 约束功能 | 第21页 | · 激励功能 | 第21-22页 | · 辐射功能 | 第22页 | · 形象功能 | 第22-23页 | 第3章 江西省地税系统税收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 第23-39页 | · 江西省地税系统税收文化建设提出的背景 | 第23-25页 | · "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 | 第23页 | · 江西地税的发展现状 | 第23-25页 | · 江西省地税系统税收文化建设的核心理念 | 第25-26页 | · 江西地税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 第25页 | · 地税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 第25-26页 | · 地税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 | 第26页 | · 江西省地税系统税收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手段 | 第26-31页 | · 强化地税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 | 第26-27页 | · 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 第27页 | ·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 第27-28页 | · 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 | 第28页 | · 规范地税干部的行为方式 | 第28页 | · 完善各项制度建设 | 第28-30页 | · 完善纳税服务体系建设 | 第30页 | · 大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 | 第30-31页 | · 拓展文化建设阵地 | 第31页 | · 健全运行机制 | 第31页 | · 各设区市地税局开展税收文化建设的举措 | 第31-34页 | ·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第32页 | · 开展行为文化建设主题活动 | 第32-33页 | · 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建设活动 | 第33页 | · 建立了地税文化建设教育基地 | 第33-34页 | · 江西省地税系统税收文化建设取得的成效 | 第34-36页 | · 促进了依法治税 | 第34页 | · 促进了系统目标管理责任制的落实 | 第34-35页 | · 提高了规范化管理水平 | 第35页 | · 提高了干部队伍整体素质 | 第35页 | · 促进了地税形象的更新 | 第35-36页 | · 江西省地税系统税收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 第36-39页 | · 税务人员的观念和行为跟不上先进的税收文化理念 | 第36-37页 | · 社会普遍存在税收意识淡薄现象 | 第37页 | · 税务管理机关依法治税存在缺失 | 第37-38页 | · 征纳双方权利义务失衡 | 第38-39页 | 第4章 中西方税收文化的差异与启示 | 第39-44页 | · 中西方税收文化差异 | 第39-41页 | · 税收立法方面的差异 | 第39页 | · 税收制度的差异 | 第39-40页 | · 税收征纳关系的差异 | 第40页 | · 税收执法的差异 | 第40-41页 | · 中西税收文化差异的成因 | 第41-42页 | · 西方税收文化建设的经验与借鉴 | 第42-44页 | 第5章 完善江西地税系统税收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 第44-54页 | · 设立常设机构,引导文化建设发展步骤和方向 | 第44-46页 | · 从征纳双放角度考虑,提高管理的硬件水平 | 第46页 | · 建立科学的个人绩效管理系统,健全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 | 第46-47页 | · 调整税收宣传方向,培育良好的税收文化环境 | 第47-48页 | · 注重满足税务人员合理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 第48页 | · 学习借鉴企业文化建设的理念和方法 | 第48-52页 | · 企业价值观的特点 | 第49页 | · 企业文化建设经验对税收文化建设的借鉴 | 第49-52页 | · 地税文化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 第52-54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4-55页 | · 基本结论 | 第54页 | ·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
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