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1页 |
1.1 宫颈细胞学检查 | 第12-14页 |
1.1.1 巴氏涂片(Pap Smear) | 第12-13页 |
1.1.2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Liquid-based cytology test) | 第13-14页 |
1.1.3 计算机辅助细胞检测系统(computer-assisted cytology test, CCT) | 第14页 |
1.2 宫颈病变的临床检查 | 第14-16页 |
1.2.1 宫颈病变的肉眼观察 | 第14-15页 |
1.2.2 阴道镜检查 | 第15-16页 |
1.2.3 宫颈照相检测技术 | 第16页 |
1.3 人乳头状瘤病毒检测 | 第16-19页 |
1.3.1 聚合酶链反应及核酸分子杂交技术 | 第17页 |
1.3.2 基因芯片技术 | 第17-18页 |
1.3.3 杂交捕获(hybrid capture HC)试验 | 第18-19页 |
1.4 宫颈活组织病理学诊断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宫颈液基细胞学(TCT)联合阴道镜下病理检查对宫颈病变的筛查 | 第21-29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1-23页 |
2.1.1 临床资料 | 第21页 |
2.1.2 实验方法 | 第21-23页 |
2.1.3 统计学处理 | 第23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23-26页 |
2.2.1 TCT 检查结果 | 第23-24页 |
2.2.2 阴道镜下活组织病理检查结果 | 第24-25页 |
2.2.3 TCT 检查阳性患者与其阴道镜下活组织病理检查结果对比 | 第25-26页 |
2.3 讨论 | 第26-29页 |
2.3.1 宫颈癌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 | 第26-27页 |
2.3.2 宫颈液基细胞学的临床应用 | 第27-28页 |
2.3.3 阴道镜下病理活检的意义 | 第28-29页 |
第三章 人乳头状瘤病毒分型检测 | 第29-39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29-32页 |
3.1.1 临床资料 | 第29页 |
3.1.2 实验方法 | 第29-31页 |
3.1.3 结果判断 | 第31-32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32-35页 |
3.2.1 HPV 检测亚型分布情况 | 第32页 |
3.2.2 HPV 多重感染情况 | 第32-33页 |
3.2.3 HPV 感染的年龄分布特点 | 第33-34页 |
3.2.4 宫颈活检结果及宫颈病变中 HPV 分布 | 第34页 |
3.2.5 单一感染和多重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关系 | 第34-35页 |
3.3 讨论 | 第35-39页 |
3.3.1 人乳头瘤病毒(HPV)概述 | 第35页 |
3.3.2 HPV 不同亚型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关系 | 第35-37页 |
3.3.3 TCT 联合 HPV 亚型检测在宫颈病变诊断和随访中的临床价值 | 第37-38页 |
3.3.4 HPV 亚型检测的临床应用 | 第38-39页 |
结论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5页 |
附录 A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第45-46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