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19页 |
· 前言 | 第11-12页 |
· 半导体光催化剂制备方法 | 第12-15页 |
· 沉淀法 | 第13页 |
· 溶胶-凝胶法 | 第13-14页 |
· 微乳液法 | 第14页 |
· 水热法 | 第14-15页 |
· 铋系半导体光催化剂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 钒酸铋 | 第15-16页 |
· 钨酸铋 | 第16页 |
· 钛酸铋 | 第16-17页 |
· 钇酸铋 | 第17页 |
·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模板剂对水热法制备BiYO_3催化剂的影响及其光催化CO_2还原性能研究 | 第19-33页 |
· 前言 | 第19页 |
· 实验部分 | 第19-21页 |
· BiYO_3光催化剂制备 | 第19-20页 |
· 光催化还原CO_2反应 | 第20页 |
· 光催化剂的表征 | 第20-2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1-32页 |
· BiYO_3催化剂的X-射线衍射分析 | 第21-22页 |
· BiYO_3催化剂的扫描电镜分析 | 第22-23页 |
· BiYO_3催化剂的XPS分析 | 第23-25页 |
· BiYO_3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及孔结构分析 | 第25-27页 |
· BiYO_3催化剂的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 | 第27-28页 |
·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第28-29页 |
· 对苯二甲酸荧光光谱分析 | 第29-30页 |
· Zeta电位测定 | 第30-31页 |
· BiYO_3催化剂的光催化还原CO_2反应 | 第31-32页 |
· 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BiYO_3光催化CO_2还原的工艺研究 | 第33-41页 |
· 前言 | 第33页 |
· 实验部分 | 第3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3-40页 |
· 反应时间对光催化CO_2还原产物的影响 | 第33-34页 |
· BiYO_3用量对光催化CO_2还原的影响 | 第34-35页 |
· CO_2流量对光催化CO_2还原的影响 | 第35-37页 |
· 还原剂种类对光催化CO_2还原的影响 | 第37-38页 |
· 催化剂稳定性 | 第38-39页 |
· BiYO_3光催化还原CO_2反应机理 | 第39-40页 |
· 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Cu/BiYO_3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CO_2还原性能研究 | 第41-57页 |
· 前言 | 第41页 |
· 实验部分 | 第41-42页 |
· Cu/BiYO_3催化剂的制备 | 第41-42页 |
· Cu/BiYO_3催化剂的光催化还原CO_2反应 | 第42页 |
· Cu/BiYO_3催化剂的表征 | 第42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2-56页 |
·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42-43页 |
· X光电子能谱分析 | 第43-45页 |
· 傅里叶拉曼光谱分析 | 第45-46页 |
· 扫描电镜分析 | 第46-47页 |
· 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分析 | 第47-49页 |
·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分析 | 第49-50页 |
· 电化学阻抗谱分析 | 第50-51页 |
· 对苯二甲酸荧光光谱分析 | 第51页 |
· Cu掺杂量对Cu/BiYO_3光催化还原CO_2的影响 | 第51-53页 |
· 反应时间对Cu/BiYO_3光催化还原CO_2的影响 | 第53页 |
· 催化剂用量对Cu/BiYO_3光催化还原CO_2的影响 | 第53-54页 |
· CO_2流量对Cu/BiYO_3光催化还原CO_2的影响 | 第54-55页 |
· 催化剂稳定性 | 第55-56页 |
· 小结 | 第56-57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7-59页 |
· 结论 | 第57-58页 |
· 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