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绪论 | 第9页 |
1 选题依据 | 第9-17页 |
· 现实依据 | 第9-10页 |
· 国外背景 | 第9页 |
· 国内背景 | 第9-10页 |
· 理论依据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页 |
· 创新点 | 第14-15页 |
· 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2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渊源 | 第17-21页 |
· 历史背景 | 第17-18页 |
· 理论渊源 | 第18-21页 |
3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的内涵及其特征 | 第21-29页 |
·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的内涵 | 第21-27页 |
· 政治社会是获取“文化领导权”的重要保障 | 第21-23页 |
· 市民社会是获取“文化领导权”的基础条件 | 第23-25页 |
· 知识分子是获取“文化领导权”的推动力量 | 第25-27页 |
·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的特征 | 第27-29页 |
· 自上而下强制性的教育灌输 | 第27-28页 |
· 社会成员“自觉自愿”地形成 | 第28-29页 |
4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 第29-43页 |
· 从葛兰西“文化领导权”内涵的角度,充分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与非意识形态性的统一 | 第30-34页 |
· 关于意识形态思想的发展脉络 | 第30-31页 |
· 意识形态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 第31-32页 |
· 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与非意识性的统一 | 第32-34页 |
· 从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所产生效果的角度,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 第34-39页 |
· 思想政治教育要凸显出公民教育的功能,强化公民意识教育 | 第34-36页 |
· 思想政治教育是理想信念的教育,其最核心的功能是能形成稳定统一的国家精神.28 | 第36-39页 |
· 从葛兰西“文化领导权”获取方式的角度,丰富和发展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方式 | 第39-43页 |
· 培养一支强有力的“又红又专”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 第39-40页 |
· 坚守社会主义的文化阵地壮大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 | 第40-43页 |
结语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作者简历 | 第47-49页 |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