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7页 |
1 猪蓝耳病研究进展 | 第11-16页 |
· 病原学特性 | 第11-13页 |
· 流行病学 | 第13-14页 |
·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 第14页 |
· 诊断方法 | 第14-15页 |
· PRRS的防治 | 第15-16页 |
2 病毒感染的生物学机制 | 第16-19页 |
· 病毒的吸附 | 第16-17页 |
· 病毒的穿入或脱壳 | 第17页 |
· 病毒基因组转录和转录的修饰 | 第17页 |
· 抑制病毒基因组核酸复制 | 第17-18页 |
· 病毒蛋白质合成和转运 | 第18页 |
· 病毒的装配成熟 | 第18-19页 |
· 病毒的释放 | 第19页 |
3 抗病毒药物的研究进展 | 第19-21页 |
· 兽医临床上常用的抗病毒药物 | 第19-21页 |
· 抗病毒西药的问题及研究展望 | 第21页 |
4 中药抗病毒作用机理和途径 | 第21-23页 |
· 直接途径 | 第22页 |
· 间接途径 | 第22-23页 |
· 中药多糖及中药复方抗病毒研究进展 | 第23-27页 |
· 多糖抗病毒作用研究进展 | 第23-25页 |
· 中药复方抗病毒研究进展 | 第25-27页 |
第二章 8种中药粗多糖的制备 | 第27-3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7-29页 |
· 中药和试剂 | 第27页 |
· 主要仪器 | 第27页 |
· 枸杞多糖、大蒜多糖、淫羊藿多糖提取 | 第27页 |
· 当归多糖、板蓝根多糖、黄芪多糖、黄精多糖、党参多糖的提取 | 第27-28页 |
· 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 | 第28页 |
· 多糖得率 | 第28-29页 |
2 结果 | 第29页 |
· 8种多糖的提取率 | 第29页 |
· 8种多糖的净含量 | 第29页 |
3 讨论 | 第29-31页 |
第三章 8种中药多糖成分抗PRRSV作用 | 第31-3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1-33页 |
· 多糖准备 | 第31页 |
· 细胞株与毒株 | 第31页 |
· 主要试剂及配制 | 第31-32页 |
· 主要仪器 | 第32页 |
· 8种中药多糖的Marc-145细胞安全浓度的测定 | 第32页 |
· PRRSV毒力测定 | 第32页 |
· 中药多糖对PRRSV感染Marc-145细胞的阻断作用测定 | 第32-33页 |
· 中药多糖对PRRSV感染Marc-145细胞的抑制作用的测定 | 第33页 |
· 中药多糖对PRRSV的直接杀灭作用测定 | 第33页 |
· 数据分析 | 第33页 |
2 结果 | 第33-36页 |
· 8种多糖在Marc-145细胞上安全浓度测定结果 | 第33页 |
· 8种多糖对PRRSV感染Marc-145细胞的阻断作用测定结果 | 第33-34页 |
· 8种多糖对PRRSV感染Marc-145细胞的抑制作用测定结果 | 第34-35页 |
· 8种多糖对PRRSV的直接杀灭作用测定结果 | 第35-36页 |
3 讨论 | 第36-39页 |
第四章 8个多糖复方抗PRRSV作用 | 第39-4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9-41页 |
· 试验材料 | 第39页 |
· 细胞株与毒株 | 第39页 |
· 主要试剂及配制 | 第39页 |
· 主要仪器 | 第39页 |
· 试验方法 | 第39-40页 |
· 中药多糖复方的细胞最大安全浓度测定 | 第40页 |
· 先加药物时多糖复方对PRRSV感染Marc-145细胞作用的测定 | 第40页 |
· 先加病毒时多糖复方对PRRSV感染Marc-145细胞作用的测定 | 第40页 |
· 药物与病毒预先混合时多糖复方对PRRSV的直接杀灭作用测定 | 第40页 |
· 数据分析 | 第40-41页 |
2 结果 | 第41-45页 |
· 中药多糖复方的细胞最大安全浓度测定结果 | 第41页 |
· 中药多糖复方对PRRSV感染细胞的抑制作用测定结果 | 第41-43页 |
· 8种多糖复方不同作用方式抑制率的比较 | 第43-45页 |
3 讨论 | 第45-47页 |
· 中药多糖复方抗PRRSV作用的分析 | 第45-46页 |
· 关于中药多糖复方抑制PRRSV感染细胞的作用机制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5页 |
全文结论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