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22页 |
· 重金属离子污染现状及去除技术 | 第9-12页 |
· 重金属离子的污染现状 | 第9-11页 |
· 铜离子的污染危害 | 第10页 |
· 汞离子的污染危害 | 第10页 |
· 铅离子的污染危害 | 第10页 |
· 镍离子的污染危害 | 第10页 |
· 放射性元素的污染 | 第10-11页 |
· 重金属离子去除技术 | 第11-12页 |
· 沉淀法 | 第11页 |
· 氧化还原法 | 第11页 |
· 膜处理法 | 第11-12页 |
· 离子交换法 | 第12页 |
· 吸附法 | 第12页 |
· 分子印迹技术 | 第12-15页 |
· 分子印迹技术简介 | 第12-13页 |
· 分子印迹技术的基本原理 | 第13-14页 |
· 分子印迹技术的特点 | 第14页 |
· 印迹聚合物的类型 | 第14页 |
· 分子印迹技术的制备现状及缺点 | 第14-15页 |
· 表面离子印迹技术 | 第15-20页 |
· 表面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 第15-16页 |
· 以碳纳米管为载体合成离子印迹聚合物 | 第16-17页 |
· 表面分子印迹技术的应用 | 第17-20页 |
· 环境中的应用 | 第18-19页 |
· 传感器方面的应用 | 第19页 |
· 药物分析方面的应用 | 第19-20页 |
· 选题背景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2 功能单体MWNTs-CO/PEI的制备及表征 | 第22-33页 |
· 前言 | 第22页 |
· 试剂及仪器 | 第22-23页 |
· 试剂 | 第22-23页 |
· 仪器 | 第23页 |
· 实验部分 | 第23-24页 |
· 技术路线图 | 第23-24页 |
· 中间产物MWNTs-COCl的制备 | 第24页 |
· 功能单体MWNTs-CO/PEI的制备 | 第24页 |
· 功能单体MWNTs-CO/PEI的表征 | 第24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4-31页 |
· 功能单体MWNTs-CO/PEI的TEM分析 | 第24-26页 |
· 功能单体MWNTs-CO/PEI的FTIR分析 | 第26-27页 |
· 反应条件对中间产物的影响 | 第27-29页 |
· 反应条件对功能单体MWNTs-CO/PEI的影响 | 第29-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3 Cu~(2+)-IIP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 第33-46页 |
· 前言 | 第33页 |
· 试剂及仪器 | 第33-34页 |
· 试剂 | 第33页 |
· 仪器 | 第33-34页 |
· 实验部分 | 第34-35页 |
· Cu~(2+)-IIP材料的制备技术路线 | 第34-35页 |
· Cu~(2+)-IIP材料的制备 | 第35页 |
· Cu~(2+)-IIP材料的表征 | 第35页 |
· Cu~(2+)-IIP材料吸附容量的测定 | 第35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5-45页 |
· Cu~(2+)-IIP材料的制备条件探索研究 | 第35-42页 |
· 单因素法探讨制备Cu~(2+)-IIP材料的最佳条件 | 第35-41页 |
· 正交实验确定制备Cu~(2+)-IIP材料的最优组合 | 第41-42页 |
· Cu~(2+)-IIP材料的性能表征 | 第42-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4 Cu~(2+)-IIP材料的吸附性能研究 | 第46-56页 |
· 前言 | 第46页 |
· 试剂及仪器 | 第46页 |
· 试剂 | 第46页 |
· 仪器 | 第46页 |
· 实验部分 | 第46-48页 |
· Cu~(2+)-IIP材料的静态吸附实验 | 第46-47页 |
· Cu~(2+)-IIP材料的吸附动力学 | 第47页 |
· Cu~(2+)-IIP材料的选择识别性 | 第47-48页 |
· Cu~(2+)-IIP材料的重复使用率 | 第48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8-55页 |
· Cu~(2+)-IIP材料吸附模板离子前后的FTIR分析 | 第48-49页 |
· 吸附条件对Cu~(2+)-IIP和Cu~(2+)-NIP材料吸附量的影响 | 第49-53页 |
· Cu~(2+)初始浓度对吸附量的影响 | 第49-50页 |
· 溶液pH对吸附量的影响 | 第50-51页 |
· 吸附剂质量对吸附量的影响 | 第51-52页 |
· 温度对吸附量的影响 | 第52-53页 |
· Cu~(2+)-IIP材料的吸附动力学 | 第53-54页 |
· Cu~(2+)-IIP材料的选择识别性能 | 第54-55页 |
· Cu~(2+)-IIP材料的重复使用性能 | 第55页 |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5 Pb~(2+)-IIP材料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 | 第56-66页 |
· 引言 | 第56页 |
· 实验部分 | 第56-59页 |
· 试剂及仪器 | 第56页 |
· 试剂 | 第56页 |
· 仪器 | 第56页 |
· Pb~(2+)-IIP材料的制备技术路线 | 第56-57页 |
· Pb~(2+)-IIP材料的制备 | 第57页 |
· Pb~(2+)-IIP材料的吸附性能研究 | 第57-5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9-65页 |
· Pb~(2+)-IIP材料吸附模板离子前后的FTIR分析 | 第59页 |
· 吸附条件对Pb~(2+)-IIP材料吸附量的影响 | 第59-62页 |
· Pb~(2+)初始浓度对吸附量的影响 | 第59-61页 |
· 溶液 p H 对吸附量的影响 | 第61-62页 |
· 吸附剂质量对吸附量的影响 | 第62页 |
· Pb~(2+)-IIP材料的吸附动力学 | 第62-64页 |
· Pb~(2+)-IIP材料的选择识别性 | 第64页 |
· Pb~(2+)-IIP材料的重复使用性 | 第64-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 结论 | 第66页 |
· 展望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6页 |
作者简历及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第76页 |